陽春三月,愜意地打開粉紅的心事,將夢見洛河之神的我,醒在響導的桃花上。
這些年,我走南闖北,尋尋覓覓,有關桃花的心事和滿枝頭的依戀,讓我比黃花瘦。
對響導的了解,緣于從嶺山扯起風的“洛神花海”。于是,在楊柳風中,傳抄、復制所有和桃花有關的美。振臂一呼,在三月末的響導匯集,在紅陌上醉看一眼,就情定于這萬畝桃園。紅云間、阡陌上,池塘、小河邊,油菜花等錯落有致,讓整片桃園層次分明。我迷戀在云霞中,心旌搖曳,多年的等待,在內心肆意成汪洋。
2015年一聲春雷,響導人暖暖地栽下了第一株桃樹,“春天的故事”便在嶺山傳唱開來:逛三國古街,品包公家宴,探長壽之鄉,吟“八斗”詩篇,賞洛神花海……
有風,花在動;無風,花也潮水一般地動,而且可以聽到潮水的聲音。在陽光照射下,每個花瓣都有自己的影子,就仿佛波浪在大海上翻騰。
我的沖動,撥動心弦,在八斗嶺上彈奏出動情的美和希望。在響導,遇見最美的你,勤勞樸實的響導人,就著紅云,和著清風,繪出了改革開放最美的畫卷。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在響導,所有的桃花都是笑春風的。我偷偷地將自己也種在了這片桃園里,等待明年笑迎八方來客。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