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騎車走在下班的路上。突然,被路邊一個婦女喊住了:“麻煩你幫我推一把車好嗎?就差一把勁,上不來了。”我立即停下電動車。
原來,她的電動三輪車上,裝了一車斗大白菜,正要從輔路開到公路上去。那輔路與公路相接的地方,有一個非常小的坡度。可就是那小小的坡度,使她的車困在那里,進退不得。她只能踩著剎車,坐在車座上等待幫助。
正如她說的那樣,就差了一把勁。因為,我這個身不強力不壯的弱女子,在車后稍一助力,那電動三輪車就順利地開上了公路。為表示感謝,她要送我大白菜。我沒接受,騎上車走了,只接受了她托身后的風送來的感謝。
路上,腦海里卻生出許多感想來:其實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不都像這需要推一把的車一樣嗎?只要有人稍稍幫一把勁,就能擺脫困境,扭轉局面,甚至走向輝煌。
暑假期間,為寫關于扶貧工作的報告文學,我下村采訪扶貧工作。鎮、村領導都向我推薦高皇鎮民主村身殘志堅的致富典型程峰。說五十多歲的程峰,十幾年前患上了骨股頭壞死,因而導致家庭貧困。但近幾年,他和妻子靠種大棚蔬菜和養牛,不但脫貧致富,還走上了小康之路。
我來到程峰家,讓他談談身殘志堅脫貧致富的經過,他顯得異常激動。他說:“如果不是黨的扶貧好政策,政府給了我經濟上的支持,我指望什么致富?這幾年,各級政府積極開展了扶貧工作。我家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醫保費政府代繳,看病報銷,鎮里還給我補助了一萬元的扶貧資金,幫我建起了十個蔬菜大棚,還有人專門指導我進行科學種植;去年,鎮里又補助我八千塊錢,扶持我養了4頭牛,這才讓我家從貧困中走出來。這一萬八千塊錢的幫助,對有的人家來講,也許算不了什么;但對我家來講,就是關鍵時候的一把勁。如今,我家也過上了小康生活。真得感謝政府!”說這些話的時候,幸福和感激之情洋溢在他的臉上。
我還不止一次聽同事小胡講過他的親身經歷。他說,是他初中班主任程老師的30元錢,改變了他的命運。
原來,小胡的爸爸是一家國營廠的工人。那時候,國營單位很吃香。于是,為了趕給子女接班的末班車,小胡的爸爸打算提前退休,讓即將初中畢業的小胡接班。可小胡的理想是上高中,考大學,就不愿意接受爸爸的安排。為此,父子倆鬧得很僵。小胡的爸爸就對小胡采取了經濟制裁。小胡報考高中需要30元報名費,他爸爸不但不給,還交代親朋好友們不要借錢給小胡。差點弄得小胡走投無路。好在,班主任程老師知道情況后,及時拿出30元錢,為小胡報了名,才讓小胡圓了大學夢,并擁有了現在這份安穩又是他喜愛的工作,還使他免遭下崗之苦。因為小胡爸爸那個廠早就倒閉了,幾千職工都成了下崗工人。小胡說,連他爸爸都時常感慨地說,要不是程老師當時幫了小胡一把,他可能要后悔愧疚一輩子了。
是呀,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太多。關鍵時刻,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伸手相助,往往能讓人鼓起勇氣,堅定信念,擺脫困境,走向成功。就像王宗岳《太極拳論》中所說的“四兩撥千斤”之技法那樣,給別人“一把勁”的幫助,常常就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呢。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