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對我的家教,是教我做人要善良。她說,善良是最好的教養。
那年我七歲,剛剛上學,周末和母親一道步行去外婆家。我們沿著河堤走,一路上我問這問那,母親是有問必答。路上行人不多,偶有騎自行車的經過。路面很寬,但坑坑洼洼的有一些渾濁的積水,遠遠看見有騎車的過來了,母親總是牽住我的手,早早地把好走的路讓出來。我說,自行車走水里不要緊。母親說,不知道水坑的深淺,騎車人也會擔心。走到一座石拱橋邊時,一個穿紅風衣的姑娘騎車從我們身邊過去了,騎出不到五十米,自行車猛然扭了一下,紅衣女子摔倒在了小水坑中。我指著她正要大叫,母親一把扯過我,帶我走上了本來不走的石橋。等到那個女子又騎車走遠了,我們才從橋上拐下來,繼續沿著河堤往前走。
母親說,那個女孩摔倒了,對她來說是件很尷尬的事,如果沒有人看見,她心里是不是舒服些?不要讓別人不舒服,更不要讓別人難堪,這也是一種善良。
那年我十歲,和母親一道逛步行街。人行道上有一個老人在行乞,邋里邋遢的樣子讓許多人掩鼻繞道。母親拿了一枚硬幣交給我,讓我放進他面前的瓷缸中。我說,他會不會假裝有困難?母親說,萬一他真有困難呢?我們捐助一塊錢算不得什么,但大家都行行善,就能幫助有困難的人渡過難關。母親說,真心要幫助別人的話,沒有錢也能幫到,鼓勵或關心的話語,也能給人溫暖。于是,我學會了在別人需要幫助時及時地伸伸手。
那年我二十二歲,和女朋友分手了。飯桌上,母親問我們分手的原因,我說了很多應該分手的理由。其實,那時我心里很難過,故意把前女友的缺點拿出來說事。飯后,母親收拾好碗筷,鄭重其事地把我叫到身邊,告訴我:不要在任何人面前說你前女友的不好,她是女孩子,聲譽比男孩子要緊。別人若是問起,應該說你自己的不對。
母親說,不中聽的話不要傳,傳了傷人。更不要說惡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永遠不要低估語言暴力的殺傷力。
母親說,開車要小心,不能傷了自己,也不能傷了別人。下雨天開慢點,別把雨水濺到別人身上。
母親說,過推拉門時,為身后的人把把門,不管他們是不是我們認識的人。
母親說……
母親很啰嗦,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從小到大,她對我說過很多很多,多得一輛小車載不下。她無休無止的說教,雖然有時也讓人心煩,卻也像涓涓細流一樣,潤物細無聲地滋養了我。母親的身教,更是盤根錯節,長進了我的骨頭里。
我想,等我孩子懂事時,我也會像媽媽那樣,對他們說應該這樣做,不能那樣做。我最應該教會他們的是:做人要善良。
因為,善良是最好的教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