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回老家,我坐在村頭,和一位上了年紀的長輩聊天。長輩的眼睛看起來炯炯有神,一副精神十足的樣子。他見我聽得很認真,就把布鞋墊在屁股下面,席地而坐,一邊抽煙袋,一邊跟我閑談。他告訴我,他到年就85歲了。我很是吃驚。沒想到那么大年紀,耳不聾、眼不花,還如此健談,說起話來,讓人覺得他渾身上下都洋溢著旺盛的精力。他有一句話,令我印象很深刻,他說:“到了我這個年紀,每天早上醒來,我就知道,自己又多賺了一天。”
說這話時,盡管他臉上皺紋密布,但我依然清楚地看見他嘴角的笑意,那是一種釋懷、樂觀的神情。我知道,在他眼里,每多過一天,都是上天對他的恩賜。快樂地去面對每一天,在有限的光陰里,將每一天過得充實,便是他最大的追求。那一日,老人的那句真誠而坦然的話,令我感慨萬千,至今記憶猶新。
其實,熱愛生活,認真過好每一天,對于每個年齡段的人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積極健康的心態?生而有涯,大千世界無涯,有太多的事物,不曾相識,倘若以新的眼光,去看待下一個明天,那么,即便光陰不停流逝,也會覺得收獲很多,“賺了”很多。這樣,即便有一天,到了歲月的盡頭,也能夠心滿意足地感嘆道:吾樂吾生,以生活為樂,此生足矣。
前一段時間,一名年輕的男子,在華山棧道上行走時,忽然解開繩索,縱身一躍,結束了僅有二十余年的生命,令人唏噓不已。盡管在生活里,會面臨很大的壓力,會遇到太多的阻礙,但是,悲歡離合,喜怒哀愁,本就是生活的常態。正是因為有離別,人們才更加珍惜團聚;也正是因為有哀愁,人們才更加向往歡喜。若能以一種“樂生”的心態,去面對生活,迎接每一件事,即便生活以痛吻你,你也能報之以歌。
樂于生活的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能夠發現其中的樂趣。有一次,我和一位做裝修的朋友聊天,他對我說:“說起來,別人可能覺得不可思議,我特別喜歡去做裝修。每天跑上跑下,有時甚至起早貪黑,顧不上吃飯,但我特別高興。”我想,這也許和那些在寒冬臘月里冬泳的人一樣,別人很難理解為什么,但是對于自己來說,卻是一種興趣,做起來內心無比歡喜。說到這,我想起李清照在《金石錄后序》中描寫的一個場景:她和丈夫趙明誠比記性,言某件事記在某一本書,第幾卷、第幾頁、第幾行,以說的對錯決勝負,勝了先飲茶。每當說對了就舉杯大笑,以致茶水傾倒在懷里。
這便是懂得生活、樂于生活的人。能從看似平淡無味的日子里,發掘不平淡,這樣,每天都會變得不普通、不繁復,令生活充滿趣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