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日前,安徽省人民政府印發《體育強省建設方案》,提出實現體育強省的“三步走”戰略:
到2025年,體育綜合實力和社會影響力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到2030年,體育綜合實力和社會影響力位居全國前列,基本建成體育強??;
到2035年,體育成為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的標志性事業,建成體育強省。
近期目標,“十四五”末,全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比例超過42%,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超過2.6平方米,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超過92%;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明顯提升,項目結構和布局更加優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更具活力;全省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2200億元,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體育文化繁榮發展,成為創新型文化強省重要品牌。
《方案》提出一系列推進體育強省建設的重點任務。
在構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方面:統籌建設舉步可就的全民健身設施,實現城鎮社區“15分鐘健身圈”全覆蓋、農村體育設施向自然村延伸;廣泛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建立群眾性賽事體系和激勵機制,推廣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網絡賽事;健全全民健身組織網絡,推進體育總會建設向鄉鎮(街道)延伸;加強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推進省、市、縣科學健身指導中心建設全覆蓋;加強和改進青少年體育工作,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范圍。
在提升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方面:構建競技體育發展新模式,圍繞“奧運爭光、全運爭先”目標,建立競技體育項目發展潛力和價值綜合評估體系;完善科學訓練體系,加大國際國內一流教練員引進力度,建立體育專業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完善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推進市、縣新型體校建設全覆蓋,深化省運會改革,暢通青少年參賽通道;推進“三大球”和冰雪項目發展,鼓勵市縣、高校、俱樂部和社會力量合作建設“三大球”專業隊,積極引導學校、企業、社會組織共同參與冰雪運動后備人才隊伍建設;推進職業體育改革發展,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備戰奧運會、亞運會、全運會和單項國際國內重要賽事。
在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優化體育產業布局,以高端體育賽事活動、體育用品銷售和智慧體育產業為重點,打造合肥都市圈體育產業增長極;以健身器材裝備制造為重點,打造皖江體育裝備制造產業帶;以體育旅游休閑為重點,打造皖南體育旅游示范區;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打造皖北體育用品制造業聚集區。
在推動體育文化繁榮發展方面:傳承優秀傳統體育文化,講好以為國為省爭光為內核的體育故事,培育德技雙馨的體育明星;打造體育文化精品工程,支持社會團體開展體育文學、影視、美術、攝影等體育文化作品創作。
根據《方案》,我省將成立體育強省建設領導小組,省政府分管負責同志任組長,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同時,將體育人才引進、培養、激勵工作納入全省人才培養戰略和實施計劃,完善運動員、教練員、科醫人員薪酬制度、培養體系和獎勵政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