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徽風皖韻浸潤的黟縣大地,歷史文化遺產是鐫刻在歲月里的城市密碼。黟縣住建局立足職能定位,以守護文化根脈為己任,統籌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活化、村落傳承與風貌整治,在保護與發展的交響中奏響文化強音。
光影敘事,喚醒歷史記憶。歷史文化名城紀錄片《文脈春秋 安徽?黟縣》重磅播出,以鏡頭語言講述古城千年故事,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同步筑牢文物安全防線,妥善處置3處汛期歷史建筑隱患,發放修繕補助資金1萬元“輸血”古建修復;舉辦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培訓會,發放200份《應知應會手冊》、1000份宣傳折頁,推動保護理念深入人心。
科技賦能,激活街區新生。黟縣古城等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提升項目成功獲批,初步設計方案加速深化;智慧古城保護管理平臺一期建成投用,二期巡查監管APP即將上線,實現“人防+技防”的數字化守護。完成23戶房屋勘察、10戶設計方案核查,讓老建筑煥發新生機,為古城可持續發展注入科技動能。
精準施策,嚴守保護紅線。針對住建部反饋圖斑,邀請專家“把脈問診”,完善整改方案;開展縣級評估與季度督查,形成報告通報30項問題,以“清單化”管理推動整改落實。成功申報傳統村落傳統建筑集中連片項目,爭取省級專項資金760萬元;省級傳統村落保護項目初設通過評審,同步推進《安徽省傳統村落保護傳承利用條例》宣貫,發放條例200余本,啟動黟縣傳統村落保護規劃(專篇)編制;強化傳統村落的日常巡查工作,構建全方位的保護體系。
風貌整治,重塑徽韻肌理。聚焦徽派民居風貌保護,印發專項整治方案,重點針對屋頂及平臺違規加建、彩鋼板屋面、立面色彩等與徽派民居整體風貌不協調且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對提升范圍內的村落和建筑風貌開展全覆蓋排查。
全縣累計排查彩鋼棚(房)313處,完成整治172處,共計7466平方米。徽派風貌整治行動使傳統村落肌理得以恢復,切實提升了村落的整體美感,讓村落風貌更加和諧統一。
從紀錄片的文化傳播到智慧平臺的科技守護,從傳統村落的資金賦能到徽派風貌的整治煥新,黟縣住建局正以扎實行動書寫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時代答卷,讓古老文脈在新時代煥發蓬勃生機,為建設文化強縣筑牢根基。(韓燕 吳子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