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壽縣瓦西灌區的農田里,農民剛收割完小麥,便搶抓農時栽插水稻。面對今年春末夏初旱情,水是擺在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提前統籌計劃,打通輸水動脈。面對上半年降水少,上游來水不足的嚴峻形勢,瓦西灌區管理所早部署,早行動,自4月初起,所主要負責人便率隊赴金安區協調上游水源保障干渠進流,確保水源引得進,供得上。同時,組織人力和機械對灌區渠道進行全面清淤疏浚,完成25公里干渠及支渠清淤任務。檢修泵站15座、涵閘40處,打通輸水“梗阻點”,確保水流暢通無阻。
針對農業生產用水高峰情況,管理所創新推行分級分區輪灌機制。通過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氣象數據與水位變化。4月份,統籌廟崗泵站和倒虹吸泵站開機提水,充蓄渠道末梢庫塘水量,動態調控水量分別為369萬立方米、357萬立方米,有效平衡上下游用水需求,水資源利用效率得到顯著提升達到95%。
提速工程改造,夯實供水基礎。依托瓦西灌區2024年續建配套工程,管理所對干渠進行系統性改造,搶在春耕前完成泵站改造、渠道清淤、堤壩加固等維修養護工作,大幅提升渠道輸水效率,化解了上下游用水矛盾。同時,運用“安徽智能”數據信息化平臺和干渠關鍵節點的測流設備,實時監測水情,實現從水源到田間的全流程監管。
在瓦西灌區各管理段,工作人員24小時駐守巡查,日均巡查里程超10公里,及時處置漂浮物堵塞等問題10起,保障輸水線路安全暢通。截至6月5日,瓦西干渠已累計引水1409萬立方米,有序保障安豐、保義、三覺、茶庵等鄉鎮近38萬畝耕地用水。
黨建凝聚人心,合力打贏抗旱。在抗旱保供一線,管理所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將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黨員干部身先士卒,管理所成立抗旱突擊小組,分二隊每日巡查水情,深入田間地頭到群眾身邊了解水稻種植情況,積極宣傳政策,現場指導用水。管理段人員各司其職,把“在崗在位更在狀態”作為行動準則, 24小時不間斷值班值守。“黨員帶頭干,群眾跟著干”成為瓦西灌區抗旱工作生動寫照。
當前,灌區水稻栽插已完成六成以上,管理所正統籌做好后續田間補水和防汛準備相關工作,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守牢糧食豐收的水利防線。
劉紀輝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