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10時41分,安徽省祁門縣蛇傷研究所急救室內,隨著抗蛇毒血清注入患者體內,一場真實的生命救援圓滿完成。這距離祁門縣公安局交管大隊4月17日開展的專項演練僅過去11天,“秒應+”警醫聯動機制在實戰中再顯實效。
4月17日15時10分,模擬警情觸發標準化處置程序:祁門縣公安局指揮中心接報后,首接民警立即啟動“三同步”機制——同步指導模擬傷者實施近心端捆扎自救,同步規劃杭瑞高速出口至蛇傷研究所的3.5公里最優路線,同步聯動縣蛇傷研究所開啟接診綠色通道。鐵騎隊員5分鐘內完成接應點布設,通過“警車開道+信號調控”組合戰術,用時8分鐘完成模擬護送,精準復現2021年以來30余次成功案例處置流程。
28日的實戰檢驗中,機制運行更顯高效。10時20分接指揮中心指令:“有群眾被毒蛇咬傷,正乘出租車經金字牌高速口前往救治。”鐵騎隊民警倪永鵬立即帶領隊員,2分鐘內完成出警準備,途中持續指導傷者保持患肢制動。10時35分在高速出口接應載有患者的車輛后,執勤民警啟動標準化交通引導方案,采取警車開道、分流引導等措施,對過境路等3個路口實施提前管制,最終于10時41分抵達救治點,將3.5公里城區路段通行耗時壓縮至6分鐘,較日常通行效率提升70%。
“從演練到實戰,‘四個第一時間’的響應標準始終如一。”祁門縣公安局交管大隊負責人表示,該機制運行三年來,通過持續優化接警定位、路線規劃、醫院聯動等關鍵環節,累計護航30余名蛇傷患者平安送抵“華東第一蛇傷救治基地”。數據顯示,緊急護送平均耗時從初期的12分鐘優化至9分鐘,未發生一起因交通延誤導致的救治超時。
目前,全縣3個“救治通道”的主要路口均設置標準化接應點位。隨著夏季蛇類活動頻繁期臨近,祁門公安以實戰淬煉機制,持續織密山區生命守護網絡。(郎思學 倪永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