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臘味濃,不少消費者開始著手準備香腸、臘肉等年貨食品,生鮮消費迎來高峰。近期,銅陵市義安區檢察院對轄區內的生鮮超市、農貿市場等場所走訪調查發現,部分商家在肉類等生鮮區域使用“生鮮燈”,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據了解,所謂“生鮮燈”,就是通過特定顏色的光照,使得被照射的肉類、果蔬等呈現出比自然光下更為鮮艷亮麗的顏色?!吧r燈”往往會使消費者無法準確判斷食品的新鮮程度和其他狀況,因而產生誤判。2023年12月1日,《食用農產品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其中明確規定:“銷售生鮮食用農產品,不得使用對食用農產品的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造成明顯改變的照明等設施,誤導消費者對商品的感官認知?!?/p>
然而,新規實施后,部分商家仍使用“生鮮燈”,其行為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針對該情況,義安區檢察院向相關職能部門制發公益訴訟檢察建議,督促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及時開展整改工作,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大對食品經營者的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增強其責任意識和規范意識。收到檢察建議后,相關部門立即對轄區25家農貿市場、商超組織開展“生鮮燈”專項整治,全面排查問題隱患,下達整改交辦單17份。并對責令改正的經營戶及時開展復查,復查后仍整改不到位的,行政立案3件。
近日,該院開展檢察建議“回頭看”。經走訪,目前轄區內多家農貿市場、大型商超的生鮮攤位都已更換符合規定的燈具,讓生鮮卸下“濾鏡”,回歸“素顏”。 王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