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蚌埠消息 2月7日上午,懷遠縣人民法院龍亢法庭庭長葛乃松與褚集鎮平安建設負責人及鎮矛盾調解中心調解員一起,針對存在的矛盾糾紛進行排查梳理、研判分析,找癥結、梳案情、定方案,逐件制定化解措施,庭鎮共建推動訴源治理,確保地方社會和諧穩定。2023年辦理各類案件1099件,結案率98.08%,調解率30.04%,發出五份家庭教育令,邀請縣人大代表見證司法31人次,遠程調解案件75件,為人民群眾提供公正高效優質的司法服務。
近年來,龍亢法庭堅持“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的工作思路,貫徹能動司法理念,堅持以審判為中心,延伸服務觸角,拓寬服務渠道,在貼近群眾駐地的村居,收集群眾熱議事件,指導村居調解鄰里糾紛,通過送法趕廟會、進村居、進校園、進企業等活動,推進法治宣傳和法律法規普及,在村居開展巡回審判,讓群眾感受到法治就在身邊,樹立群眾尊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不斷推進“村居微法庭”工作。同時,主動搭建基層治理共建共享共治新平臺,主與地方黨委、政府保持緊密聯系,形成鎮庭共建、資源共享、聯合發力、糾紛共解的工作模式,努力將矛盾糾紛穩控在基層,實現源頭化解,為轄區基層治理提供法治保障,
充分發揮人民法庭促進矛盾糾紛源頭治理的獨特優勢,龍亢法庭建立與基層組織聯防聯動調解機制,推進人民法庭調解平臺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推動和完善“群眾說事、法官說法”,“走出去”參與糾紛調解工作機制,法官全流程指導、規范、監督訴前調解工作,對轄區內矛盾糾紛多發易發領域、成因特點和變化趨勢,提出防范化解建議,必要時直接參與調解,實行“調裁一體化”,提升調解成功率。
堅持和創新發展“楓橋經驗”,龍亢法庭大力推行“就地調解、就地立案、就地開庭、就地宣判、就地釋法”為主要模式的辦案新機制,堅持調解優先、注重社會矛盾化解,充分發揮訴前調解優勢,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在減輕當事人訴累的同時,快速化解矛盾糾紛,提高辦案效率。
下一步,龍亢法庭將以繪就新時代新“楓”景為契機,進一步深化訴前調解工作,繼續加強訴源治理,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化解在萌芽狀態,為群眾提供低成本、更快捷、高效率的多元化解紛方式。(劉流 葛乃松)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