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蚌埠消息 今年以來,懷遠縣人民法院堅持“民生跟著‘民聲’走,訴源治理促和諧”的思路,把非訴解紛機制挺在前面,以扎實有效的為民舉措疏“堵點”、破“難點”、消“痛點”,解決群眾“煩心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有力量、有溫度的利民、便民司法服務,促進了地方社會和諧治理。
懷遠法院健全完善訴源治理和非訴訟糾紛解決主動機制,在全縣20個鄉鎮(街道)343個村居建立“村居微法庭”,擇優選配18名法官駐點“村居微法庭+信訪超市”,在鄉鎮(街道)綜治中心的統籌配合下,深入鄉村訪民情、聽民聲,走進一線解民憂,突出“微法庭”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前哨”作用,推動法院審判力量下沉、審判法庭下移、訴訟服務下傾,著力于訴前化解糾紛、開展普法宣傳、提供法律咨詢、巡回審判案件,打造訴訟服務、多元解紛、基層治理的最小“支點”,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解決問題,助力構建基層融合治理新模式,促進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據縣綜治中心“9+X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一張表”信息化平臺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村居微法庭+信訪超市”受理矛盾糾紛事項3425件,調處完成3286件,調處率達96%。
堅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把訴調對接的“調”向前延伸,實現司法力量和鄉鎮(街道)村(社區)力量的融合,懷遠法院多途徑、多渠道、多方式強化與群眾的溝通聯絡,廣聽民聲,確保工作舉措與群眾需求、基層需求、社會需求緊密結合,廣泛了解社會各界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建議,面向“兩代表一委員”、案件當事人、媒體從業人員、居民群眾等發放調查問卷200余份,主動拓寬民意溝通渠道,確保不漏掉每一個“聲音”,群眾滿意度達100%。
搭建聯控信息平臺,懷遠法院建立集矛盾糾紛預防化解、風險研判預警、信訪接待等功能為一體的訴源治理指揮中心,對當事人提交的矛盾糾紛,分門別類做好分流:縱向按照屬地原則分流至鄉鎮(街道)和村級訴源治理中心;用好基層組織調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實行矛盾糾紛分流調解,實現了案件調解率提升、調成率提升、信訪化解率提升、群眾滿意度提升的“四提升”目標。1~9月,調處各類糾紛1547件。
為方便群眾在遇到法律問題時“按需抓藥”,讓司法服務“一鍵直達”,懷遠法院組織法官不定期深入鄉鎮村開展法治宣傳活動,路邊樹蔭下、田間地頭、村民廣場,法官普法身影隨處可見。對存在激化矛盾苗頭的糾紛,及時向有關部門發出了司法建議書,減少訴訟風險,切實做到了法官有影、法治有聲,推動訴源治理向縱深處延伸,構建訴源治理大格局,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切實提升訴源治理實效。
懷遠法院還創新“雙包雙聯”工作法,即院庭長聯系服務企業、法官聯系鄉鎮(街道),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開展訴源摸排,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切實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在走訪中,院庭長深度了解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的市場、融資、轉型、合同、勞務等方面困難,認真聽取企業司法需求和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建議,及時幫助解決困難。今年以來,共走訪企業310家(次),收集意見建議72條,解決問題54多個。
下一步,懷遠縣法院將立足訴源治理工作實際,延伸司法服務觸角,發揮好人民法庭的職能作用,多措凝聚解紛工作合力,將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以最大限度實現治理效果,助力地方社會和諧穩定。(劉流 周子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