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禁捕執法監管常態化、長效化,切實保護好轄區水域生態環境,連日來,祁門縣農業農村水利局打好“組合拳”,緊盯夏季關鍵節點,嚴厲打擊夜間夜釣、城區晨釣等季節性違法垂釣行為,持續織牢閶江“生態網”,大力推動水生態環境質量提升。
巡查執法,筑牢生態“屏障”。入夏以來,該縣農業執法大隊開啟“錯時執法 晝夜兼治”行動,執法人員放棄休息,在清晨6點和夜間11點,“晝夜執法”閶江禁漁一線。截至目前,共出動執法車輛71輛次,執法人員343人次,巡查河道2565公里,收繳地籠、刺網54副,主動上交垂釣竿156根,漁獲物17.3千克,相關水產品全部現場放生,收繳地籠、刺網全部按規定處置。
部門聯動,筑牢制度“堤壩”。建立“河長+檢察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聯系制度,農水、公安及市場監管部門建立起月會商、季調度、年總結的合作機制,部門之間技術平臺共用,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工作協作緊密、執法力量聚合。目前,全縣18個鄉鎮全部建立護漁隊伍,落實縣、鄉、村、組四級漁員隊伍300多人,8個重點鄉鎮45個村將“長江禁捕”寫進村規民約,年底將實現全覆蓋。
宣傳引導,筑牢思想“防線”。制作垂釣告示牌,廣泛發動群眾積極舉報非法捕撈行為,營造禁捕濃厚氛圍。引入高科技、新技術,首次在閶江河保護區重要地段安裝23套人體感應禁漁語音提示器,制作垂釣宣傳動漫,配套印制《祁門縣垂釣水域分布圖》,宣傳“長江十年禁漁”相關政策,發放宣傳資料2500余份,通過全方位、廣角度、多形式開展禁捕宣傳,形成“人人支持 人人參與”良好輿論氛圍。
馮濤 方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