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是小麥赤霉病、穗蚜、白粉病等病蟲害的高發期。為深入動員廣大群眾,迅速掀起小麥病蟲害防治高潮,保障全縣67.3萬畝小麥安全生產,連日來,鳳臺縣堅持早宣傳、早部署、早防控的原則,加強監測預警、科學防控、指導督導,扎實推進小麥赤霉病防治工作,為奪取夏糧豐收打下堅實基礎。截至目前,鳳臺縣67.3萬畝小麥已全面完成二次全覆蓋統防統治任務。
加強安排部署。鳳臺縣委、縣政府從2月中旬開始安排部署全縣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確保糧食豐收。縣政府成立了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治指揮部,統一協調指揮全縣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印發了《鳳臺縣2023年小麥赤霉病全覆蓋統防統治實施方案》,對全縣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進行周密部署,要求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做到有安排、有調度、有宣傳、有監督。緊盯小麥生育進程,做好適期防控,嚴格做到應防盡防,全面完成兩次高質量防控任務,確保防控覆蓋率達100%。
加強監測預警。充分發揮新集鎮大莊村、古店鄉新河村、大興鎮武集林場等3個基層測報點的作用,在小麥赤霉病防控“窗口期”落實日調度日通報制度,安排專人負責,增加田間調查頻次、擴大調查范圍,盯緊小麥生育進程和天氣變化,及時會商分析,做好小麥赤霉病預報預警及時、科學、精準發布,做好農戶的宣傳指導,解決預警發布“最后一公里”問題。在防控“窗口期”,鳳臺縣還通過政府網站、微信群發布了《鳳臺縣2023年小麥赤霉病發生趨勢及防治意見》,印發《小麥赤霉病防治技術明白紙》10萬份,利用廣播電視、氣象短信平臺、抖音APP、送科技下鄉活動、農民培訓和基層農技人員進村入戶活動等有效形式,廣泛宣傳指導,動員部署,全方位營造赤霉病防控的社會氛圍。
加強科學防控。為規范飛防作業標準,提升飛防作業質量,鳳臺縣對參加小麥赤霉病統防統治的合作社飛手進行了統一培訓。組建了10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應急防治小隊,如遇突發災害天氣,應急防治小隊每天可防治面積10萬畝,減少災害損失。全面開展植保無人機飛防的第三方實時監管,引導防治組織通過平臺備案方式,建立健全防治組織資料檔案,建立服務檔案,全縣已納入省植保無人機防治農作物病蟲害管理平臺管理無人機410臺,實現全程可追溯管理,及時掌握飛防進度和質量。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做好發放藥劑抽檢及市場銷售農藥的監督管理,確保廣大農戶用上放心對路農藥,提高防治效果。
加強指導督導。縣農業農村局組建4個小麥赤霉病防控督查指導組,在防控關鍵時期,在全縣范圍內開展督查及技術指導。縣鄉全面落實“行政人員+技術人員+防治隊伍”的“三位一體”網格化包保模式,同時安排180名農技人員技術服務包保到村、到服務主體,確保防控“窗口期”網格化技術包保服務工作,確保防控措施落實到戶、技術措施落實到田。縣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治指揮部辦公室安排專人24小時值班,采取掛圖作戰的方式,對全縣防控工作實行日通報、日調度,確保防控不落一戶、不漏一田,堅決打贏小麥赤霉病防控攻堅戰。
鳳臺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該縣將落實好各項惠農補貼政策,實施好省級糧食生產發展項目,建設好省市縣三級共建指揮田,加大關鍵技術措施推廣力度,推進優質糧生產基地建設,推行“按圖索麥”模式,守住糧食安全基本盤,筑牢經濟發展壓艙石。(岳榮)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