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共同體,肥東縣緊緊圍繞堅持黨建引領,依托社工站平臺建設,以“五社聯動”工作模式為抓手,積極推動本土化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夯實鄉村治理人才基礎。
自成立肥東縣級社區治理學院以來,在抓實做好基層服務過程中,社區治理學院不斷創新服務方式,通過專題式培訓、專業化督導、集中式考前培訓等途徑,以漸進式方式提高全縣137家社工站駐站社工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活力。
兩年內先后指導20個鄉鎮(園區)社工站、117家社區社工站開展社工站建設和運營工作,組織開展全縣范圍內的社會工作學歷教育提升報名和社會工作職業水平考試考前培訓工作,培養本土社會工作專業人才300余名。學院圍繞社工站復驗指標解讀、基層社工站建設運營實踐路徑、鄉鎮社工站建設案例分享、項目實施計劃書撰寫指導、專業服務中的個案管理與成效監測等主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針對民政工作人員、駐站社工、社工服務機構人員開展各類專題培訓,累計培訓200余人次。同時,強化社工站建設實地指導、專業化督導等工作,為推進人才專業化、規模化打下堅實基礎。
“徐老師的課上的很精彩,有理論、有實踐案例,有應對舉措,更有迎面而來朝氣、親和力,尤其是在情景模擬上面非常逼真,在分層分類個案管理與成效監測上說理明晰,展示的個案全面、系統、詳實,對我們開展社區工作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方面從容易曲解和誤判的具體過程中找出存在問題的根源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易消化吸收。”在不久前舉辦的社會工作專題培訓會上,來自合肥市社區治理學院徐小雨現場授課內容,讓社工小劉感觸頗深。
“社會組織如何有效利用社工站平臺為居民提供有價值的輔助活動,社會工作者如何加盟志愿服務,如何鏈接社會資源為社區特殊群體開展結對幫扶,社工如何在社區的引導下開展工作,如何提高綜合素質和專業素養……這些都是肥東縣社區治理學院開展調查研究以及今后創新開展工作瞄準的重點和中心,搭建交流平臺,著力打造成人才基地、創新基地、科研基地,不斷更新和創新五社聯動內容,圍繞社區治理做文章,任重道遠。”縣民政局社管科負責人王祖華坦言,鏈接更多社會資源,集賢、聚智、賦能,提高社區工作者、社會組織、社工以及慈善力量參與社區治理,強化社工隊伍建設,夯實社區治理基礎,才能不斷推動社區向上向好發展。
王祖華表示,將“五社聯動”定位為基層治理行動框架,意味著縣級社區治理學院的行動要充分圍繞“五社”要素,緊密契合黨建引領建設中國特色基層治理體系,推進五社聯動,讓社工們熟悉業務知識,掌握溝通技巧,在實踐中進一步宣傳社會工作專業作用,弘揚社會工作服務理念,重視社會資源的挖掘與運用,有效動員志愿力量參與到社工服務之中,激發五社聯動內在活動。
(高楨 劉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