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3日,在瑤海區和平路街道華業社區舉辦的第七期社區好人節便民服務活動現場,有一位戴著假肢的特殊志愿者正在忙前忙后,他就是“中國好人”張書保。2011年張書保冒險在車禍現場救出重傷被困人員,自己卻不幸失去了左下肢。他一直希望可以擁有合適的假肢,重新站起來。“致敬行善者”志愿服務項目核實張書保的情況后,于2019年1月將他列為幫扶對象,決定幫他達成心愿,改善生活。2021年4月,在項目的幫扶資助下,張書保終于換上合適的假肢,不僅可以正常走路,還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很感謝項目志愿者,表示會一直堅持做好事、回報社會。華業社區好人工作室每月組織的好人節活動,張書保都會到現場做志愿者,熱心地服務群眾、幫助他人。
“致敬行善者”志愿服務項目致力于幫助生活困難的身邊好人,由安徽善之源公益教育發展中心組織發起,于2017年9月正式啟動。項目秉承著“宣傳好人,推薦好人,讓好人成名人,發揮示范榜樣作用”的核心理念,首批招募51位志愿者,其中包括21位身邊好人,常態化開展理發、家電修理、心理咨詢、家庭教育、衣物織補、愛心義賣等豐富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讓好人走進社區、服務群眾,發揮榜樣作用,從而帶動更多人參與到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中來。項目主辦方還組建了安徽省首家“行善者親友團”,率先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圍內,走訪幫扶慰問生活困難的行善者,開展各類公益慈善活動。
為讓“致敬行善者”志愿服務項目落地生根,安徽善之源公益教育發展中心專門成立項目部,聯合新安公益學院招募40多名志愿者參與項目,并與新華學院向日葵公益社團等組織聯合行動,用兩個月時間奔赴蚌埠、淮南、宣城等地走訪禮遇身邊好人,撰寫大量的走訪日記,并拍攝許多生動的影像資料。項目志愿者定期奔赴全省各地,將慰問金、慰問品等送到好人手中,努力為好人排憂解困。2022年,在瑤海區文明辦、和平路街道華業社區和安徽善之源公益教育發展中心的共同努力下,瑤海區正式成立“好人工作室”。
項目實施以來,志愿者走訪全省300多位身邊好人,目前在冊幫扶117位。在深圳建輝基金會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落實發放項目幫扶資金達400萬元,助力185位好人實現心愿。為幫助拾荒助學的“中國好人”張景蘭,緩解她的資金壓力,成立“童在蘭天下”項目組,支持她繼續從事愛心助學事業。為“淮南好人”、殘疾農民志愿者楊同林籌集醫療資金8萬余元,幫助他順利完成雙側股骨頭壞死手術。支持全國道德模范胡文傳開設公益書法、繪畫班。扶持好人吳紅雅主辦負責的池州“天力媽媽兒童關愛中心”發展,為留守兒童、失獨家庭帶去溫暖。幫扶“亳州好人”武美發起的芥菜籽之家,關愛白血病兒童。支持“2003年度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金獎獎章”獲得者王大成創辦“口罩天使中途宿舍”,救助幫扶患病家庭,為他們帶去健康與希望。同時,項目還聯合“中國好人”宋國強,成立“合肥好人之家”,為家庭困難的身邊好人一對一提供心愿資金幫扶,幫助好人看病治病,改善基本生活條件。
“致敬行善者”志愿服務項目還注重在活動中發揮榜樣力量,引領青少年成長,在全省率先探索好人教育青少年模式,積極支持中小學生采訪全國道德模范、“中國好人”等公益大咖,開展愛心義賣、跟著“中國好人”做好事等各類公益活動,傳播公益正能量,讓青少年學好人、做好人。開發“好人課程”,邀請行善者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組織開展公益講座、好人故事會、好人生日會等各類活動,累計開展約400場次,參與志愿者2000多人。
好人有好報,才能讓更多人做好事、當好人?!爸戮葱猩普摺表椖繄猿謳头?、禮遇、關愛好人,為身處困境的行善者切實提供幫助,讓好人成為志愿服務的受益者和參與者,放大好人典型的榜樣效應,推動產生好人典型的“蝴蝶效應”,助力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凡人善舉處處可見的濃厚氛圍。(王嘉慧 劉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