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童謠大家聽,食安創城有信心。參與奉獻不能停,爭當優秀排頭兵……”3月21日,黟縣碧陽小學活動室內,數十位小學生正熱情洋溢地排練童謠快板《食尚歌》。這首由黟縣市場監管局自編自導的歌曲,將通過孩子們的演繹,于本月底前走進群眾視野,成為黟縣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宣傳工作的一大新亮點。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為切實提升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知曉率和滿意度,黟縣在全域橫向輻射、縱向貫深式開展宣傳,積極營造同抓共創氛圍。自去年3月以來,該縣開設“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專欄并發布創城動態12次、拍攝創城系列短片6個、印發宣傳貼圖千余份、發放一封信及應知應會近萬份;利用菜籃子保價穩供、臨期食品整治等專項行動,發放市場價格行為提醒告誡書600余份,張貼價格告誡宣傳漫畫70余張;結合抽檢宣傳食品安全,前后共檢查中小學食堂50余次、學生接待場所400余家次、養老機構30余家次;全方位多角度發布野生蘑菇預警信息,加強監督檢查,并將寫生及在校學生、農村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納入重點人群進行防控。
重視宣傳的同時,黟縣選擇以“智”強“質”,把食品安全“曬”在陽光下。作為全省首批“智慧化+信用化+網格化”改革試點,2022年以來,黟縣創新開展“兩個責任”數字化建設,通過1個平臺(“智慧化+信用化+網格化”監管平臺)、2個程序(“黟家人”小程序和食品安全監管云平臺)、2個APP(“黟監管”APP和“e治理”APP),推進數據綜合有序共享、智能統計分析、精準推送預警,形成線上與線下、數治與人治相結合的多維度管理體系。
近年來,黟縣研學、民宿、“五黑”產業發展迅速,相關企業也成為黟縣在“智慧+”中重點監管的對象。據介紹,黟縣以學校食堂、寫生研學單位為示范點,在烹飪間、清消間、儲藏間等關鍵位置安裝攝像頭,實現遠程電子監管。此外,智慧監管平臺展示有全縣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整體分級情況,并建立分層分級、層級對應的食品安全包保關系,高標準嚴要求推進黟縣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全力打好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攻堅戰,補短板強弱項,突出創新做法和特色經驗,推進信息化技術在食品安全監管領域的應用,提高監管效能和水平,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該縣相關負責人表示。(李曉潔)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