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圖為廬州大道三角島。
2022年已臨近尾聲。這一年來,無論是多措并舉推進便民停車,還是公廁提升、垃圾分類等與老百姓最直接相關的民生實事,合肥城管都始終堅持把百姓呼聲作為第一信號,努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進而提升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儲備用地“變身”臨時停車場。
城市空地“變身”停車場
日前,在合肥市廬陽區廬江路與桐城路交口東南角,原本這里一塊占地面積為10000平方米的儲備用地,已被建成一個擁有320個泊位的臨時停車場。“自從這里建起這么大的停車場后,旁邊小學的門口道路交通好多了,家長們接送孩子時也方便了,我們住在附近更能享受到停車便利,出行真是比以前方便多了?!奔易]江路上的居民劉先生說。
廬江路與桐城路交口附近居民區集中,還有學校和醫院,每天人流量車流量較大,周邊停車一直是難題。而位于廬江路與桐城路交口東南角為儲備用地,目前暫無建設計劃。經協調,廬陽區對該地塊進行集中整理建成臨時停車場,停車泊位達320個,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方便了周邊市民停車、出行,同時緩解了老城區交通擁堵壓力,減少了道路安全隱患。
“為了緩解停車難問題,我們積極鼓勵、引導、支持各企業單位在紅線范圍內的空閑地、自用場地、邊角空地等設置臨時停車場,努力拓展公共停車空間?!睆]陽區城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廬陽區累計新增暢園桃花路停車場、永安苑停車場、舒大郢六安路小學地下停車場等9處,新增泊位2088個。
為提升市民出行體驗,合肥市包河區城管局今年也積極開展“便民停車行動”。截至目前,包河區新增辦理28家經營性停車場備案登記、向社會新增開放5465個泊位。
“上班前,可以把車停在這里充電,再步行幾分鐘就到單位,特別方便。”在合肥駱崗公園附近上班的張女士說,現在她再也不用為新能源車充電而煩惱了。原來,8月下旬,廬州大道三角島臨時停車場正式投入使用?!斑@個停車場是由廬州大道延伸拓展出的邊角空地改造而成,面積約4000平方米,可容納185 輛機動車,場內還設置了60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卑訁^城管局有關負責人說。
錯時共享停車泊位。
國有公共停車場推行泊位共享
共享停車服務,也是便民停車行動的重要舉措之一。“現在就算回家再晚,也不用擔心沒有車位了,真是幫我們解決了一個難題。”家住蜀山區潛山路的程先生提到“共享停車”模式,不禁連連點頭。原來,在蜀山城管和南七街道等部門的牽頭協調下,新華國際廣場停車場推出錯峰共享停車服務,成功為合輕家園、學府春天等周邊小區在夜間“借”來不少車位?!败囄缓谜?,離家也近,而且收費低于周邊停車場月租價,可以說既實惠又方便?!背滔壬吲d地說。
在廬陽區,“共享停車”也在積極推進,積極鼓勵有條件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將空閑的停車資源向周邊居民共享,實現閑置資源有效利用。截至目前,廬陽區亳州路街道、住建局等14處機關單位停車場706個停車泊位錯時免費對外開放,金寨路三孝口停車場等10處社會化停車場1204個停車泊位錯時對外開放。
“各單位根據各自特點,可選擇全天開放、夜間開放或特定時間開放?!焙戏适谐枪芫窒嚓P負責人介紹,從目前情況來看,合肥停車資源共享以夜間、雙休日和法定節假日為主,既充分利用了停車位,也滿足了周邊居民的夜間停車需求。
按照合肥市城管局、城鄉建設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進停車資源開放共享的通知》,到2022年底,合肥國有公共停車場在不影響自身停車情況下按照一定比例實行停車泊位共享,全市新增盤活共享泊位5000個以上。
“讓停車資源實現‘共享’,讓部門治理實現‘協同’。合肥正通過多種舉措,讓‘暖民心’落到實處?!焙戏适谐枪芫?/span>有關負責人說。
公廁與周邊環境和諧統一。
小公廁牽動“大民生”
除了便民停車,小小公廁也牽動著“大民生”。
位于合肥市哈爾濱路的包河苑公廁旁邊就是菜市場,每天人來人往一直很忙碌。前些年,因為設施和管道設計較為陳舊,公廁管理員張菊英每天要跟著進出人群不停打掃,但仍然難以清除異味和污漬。而隨著包河區環衛部門對該座公廁進行了提升改造,重新投入使用后,如廁環境大為提升?!耙郧懊刻於寂聛砩蠋F在很干凈,還沒臭味?!?/span>
包河苑菜場商鋪的李大姐說。據包河區城管局環衛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 年以來,該區陸續對36 座老舊公廁進行了提升改造工作,為市民提供更便捷舒適的如廁環境。
樣式別致,外觀現代,綠樹環繞……11月21日,位于金寨路與水陽江路交口西南側的煤場路公廁改造完成,一改原先破舊的樣子。除了外觀有變化,這座公廁的便民服務也配套齊全,更加人性化。據了解,蜀山區部分公廁建成時間較長,外部面貌差,內部設施老舊。為方便群眾如廁,從今年4月下旬開始,蜀山區對市民廣場公廁、煤場路公廁、天鵝湖東公廁等8 座老舊公廁進行提檔升級改造。改建后的公廁煥然一新,外觀更加簡潔大方,內部設施功能更加完善。
垃圾分類“分”出城市新風尚。
垃圾分類“分”出城市新風尚
一年來,合肥城管努力做好百姓天天有感的民生實事,生活垃圾分類,也是其中之一。
上午9 點多,一輛廚余垃圾車緩緩開進了四里河畔小區D區東北角垃圾分類收集點旁邊,收運員鄭鵬將廚余垃圾倒進收運車?!拔抑饕撠?0 多個投放點的廚余垃圾收集,收集完后送到廬陽區永青垃圾站廚余垃圾專用泊位,再統一裝運到合肥市廚余垃圾處理廠進行資源化處理。”
為做好垃圾分類“閉環”,防止市民分類好的垃圾混收混運、偷倒亂倒,廬陽區建立了居民小區、商業街區、農貿市場、機關事業單位“公交式、點單式”的分類收運模式。同時還可以定位車輛運行軌跡,保證生活垃圾及時收運、處置到位。
在包河區駱崗街道包河花園農貿市場,經營戶陳大叔一邊賣菜,一邊將剛剛掰下來的青菜葉、玉米葉投放進廚余垃圾桶里,將塑料袋、捆菜用的塑料繩等物品投放進其他垃圾桶里。沒過多久,菜市場保潔人員及時來到攤位旁,分類傾倒了垃圾。據了解,自今年9月,包河區城管局聯合市場監管局開展全區農貿市場垃圾分類提升整治月行動。截至目前,包河區630個啟用投放點居民小區、28個農貿市場、34個大型連鎖商超以及350余個商業綜合體、機關食堂、大型餐飲經營戶全部納入分類收運。
除了垃圾分類、公廁提升、便民停車,這一年來,合肥城管在寒冬臘月鏟冰除雪,為市民保障交通;在大街小巷清潔城市,為城市“美容”……努力把群眾的“呼聲”變成“掌聲”“笑聲”“喝彩聲”。未來,合肥城管還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為守護“萬家燈火”、共創美好城市貢獻更大力量。
胡少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