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合肥西南、巢湖之濱,擁有“全國百強縣”、安徽首個“千億縣”之名的肥西,在安徽縣域經濟發展中一馬當先,迸發出強勁動力。作為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關鍵所在,肥西向結構調整要動力,打造新能源汽車全鏈條、高端智能制造和大健康“三大戰新產業集群”,經濟發展亮點紛呈;作為滿足人民對幸福生活美好期待的先進典型,肥西向城市發展要實力,啟動紫云湖片區、群英湖片區、中派片區、江淮運河經濟帶“三區一帶”建設,高品質新城區躍然紙上;作為新時代選人用人工作的重要參考,肥西向人才要活力,探索建立領導干部一線考核檔案系統,提升干部工作質效。如今“安徽第一縣”肥西正以破風之勢,深度推進“產城人”融合,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廠房林立的工業園區。魯傳龍/攝
一盤謀定而動的棋局:戰新產業“三足”鼎立
千億規模的新能源汽車全鏈條、兩千億規模的高端智能智造、五百億規模的“產學研”一體化大健康三大戰新產業集群……近年來,肥西優化產業布局,擘畫出“產業興縣”的宏大圖景。
科學布局,潛心推進,多措并舉服務產業落地,肥西不斷迎來好消息:12月9日,全球汽車安全領域頭部企業在肥項目——均勝汽車安全合肥基地項目迎來全面封頂,刷新了項目建設的肥西速度;家電制冷設備行業領軍企業青島泰諾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肥西再次成功簽約,擬在紫蓬鎮建設占地100畝的合肥智能制造基地項目;賽樂醫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與肥西正式簽約,填補安徽省內FDA 批準的口服制劑產業空白……肥西縣在新能源汽車全鏈條、高端智能制造和大健康“三大戰新產業”上“動真格”,聚焦產業鏈核心環節,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為“千億縣”發展蓄足動能。
近十年,合肥市GDP連跨七個千億元臺階,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是其“彎道超車”的動力源之一。瞄準合肥“芯屏汽合”“集終生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框架布局,肥西縣結合自身產業基礎,著力打造“三大戰新產業集群”,敢與強者比、敢與快者賽。
今年以來,肥西縣簽約項目個數、投資額領跑合肥五縣(市)。僅1-10月,肥西縣納入合肥市簽約項目系統管理的新簽約重點項目達80個,協議總投資超600億元,簽約項目數和協議投資總額均位列五縣市第一;其中50億元以上項目4個,10-50億元項目10個,1-10億元項目56個。隨著龍頭企業紛紛落戶,肥西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車全鏈條產業集群、高端智能制造產業集群、大健康產業集群,比較優勢明顯、集聚效應突出的現代產業體系初露崢嶸。
既要筑巢引鳳,還得固巢養鳳。把企業“請進來”之后,肥西縣更是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留得住”“發展好”。肥西縣創新推出領辦代辦服務、“局長服務員”制度、節點工作法、“拿地即開工”審批制度改革等,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好長三角縣域“優等生”。
即將通車的青龍橋。周宇/攝
一幅互促互融的圖景:“三區一帶”釋放活力
優美精致的沿河地帶、大氣開放的產城區域、綠意盎然的森林植被……俯瞰肥西發展版圖,“三區一帶”格局一目了然。
紫云湖片區側重于“產”,產、學、研、用、居功能齊全;群英湖片區側重于“產城共生”,體育館、圖書館、文化館陸續在群英湖畔聳立;中派片區側重于“城”,不僅擁有高端醫療資源,教育、生活資源也在持續完善,將成為肥西配套要素最高端、最齊全的城市區域。肥西母親河——派河穿城而過,以此為設計母體打造的“江淮運河經濟帶”,未來將以其“九景十八驛”的運河風情帶展現繽紛肥西新風采。
2021年以來,肥西縣全面啟動三大新片區建設,作為支撐新區空間生長的“骨架”,道路建設火力全開。三大新片區中,紫云湖片區綜合交通優勢明顯。創新大道、繁華大道、將軍嶺大道、湯口路、玉蘭大道、江淮大道、方興大道等骨干路網匯聚,軌道交通4 號線也將南延至此;11月29日,大柏店路提前一個月完成竣工驗收。2022年6月,三河路新改建工程正式開工,預計明年5月底竣工。建成后,將成為城西南連接潭沖路與深圳路的主要通道。與此同時,群英湖片區的龍井峽西路、曉天路均已完工。根據2022 年肥西大建設計劃,今年三大新片區和主城區共計41條道路竣工通車,總里程達106公里,三大新片區路網建設初見雛形。
道路建設如火如荼的同時,各類重點工程也在肥西城市建設的“主戰場”上全速沖刺。2022 年6月17日,肥西縣文化中心項目(五館)全面進入施工階段;復旦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安徽醫院將于2022年12月28日試運營;肥西縣政務服務大廳改擴建工程預計年底前竣工交付……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確保三大新片區在三至五年內全部建設完成,肥西借鑒國內先進地區的“EPC+F+0”建設模式,用市場化的手段來統攬新區的投資建設運營,確保項目快速有效推進,全力打造“產城人”高強度融合的高品質新城區。
新型家園安置點C區建設現場。魯傳龍/攝
TCL工業園。魯傳龍/攝
一劑提質增效的良方:“一線考核”鍛造精兵
肥西縣探索建立領導干部一線考核檔案系統,通過“線上抓取+線下考核”的工作模式,將一線考核與定期考核、專項考核、任期考核有機結合,真正做到讓“躺平式”干部“躺不住”。
打開肥西縣干部一線考察檔案系統,全縣縣管領導干部日常工作完成情況、突出表現、先進事跡和群眾評價等方面的數據,劃分為成果、問題、個人風采等三個方面統計;科學建立評測方法,充分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最終形成對干部干事成績、干事能力和品行操守方面的綜合評價,客觀、全面、精準地給全縣干部“畫像”……2022年以來,系統共發出成果通報141條,問題通報62條,有力推動各項重點工作高效推進,依據對平時考核數據的匯總分析,肥西縣重用干部75人、儲備干部135人、調整人崗不相適干部49 人、“回爐鍛煉”干部4 人。像這樣對表現突出的干部提拔重用、對不合格的干部做出處理,領導干部一線考核檔案系統已成為提升干部工作質效的一劑“良方”。
近年來,肥西縣高度重視干部工作,先后制定出臺了《肥西縣干部隊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關于適應新時代要求加強年輕干部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近期起草了《肥西縣加快建設新時代人才強縣聚力打造特色人才中心的若干政策(送審稿)》,內容涵蓋人才保障政策和產才融合政策等,進一步優化人才環境。同時推進“節點工作法”,各鄉鎮和縣直單位的每一項工作都設置了相應“節點”,對于不能完成的,將根據情況亮“黃牌”甚至是“紅牌”。
在打造高素質干部隊伍的同時,肥西也以海納百川的姿態,吸引全國各地優秀人才紛至沓來。“創智匯”雙創精英挑戰賽賽制逐年創新、政策不斷優化、服務持續完善,已成為肥西“人才強縣、科技強縣、產業強縣”的鮮明符號和靚麗名片;肥西縣人才公寓、安徽醫科大學人才公寓、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安徽醫院人才公寓,為入住人才提供一個安全、溫馨、舒適的居住環境。無論是“真金白銀”的金融支持政策,還是為各類人才提供安居之所,肥西縣正緊抓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機遇,進一步激發人才創新創業創造活力,構建人才發展新格局,做好“人才強縣”這篇大文章。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