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中秋不到一個月,各大商超、電商平臺、酒店等啟動月餅銷售。今年值得關注的是,8月15日起實施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1號修改單,對月餅包裝層數、包裝材料作出最新規定,而此前,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發布的《遏制“天價”月餅、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公告》,要求嚴格遵守月餅包裝的強制性標準,同時明確將對單價超過500元的盒裝月餅實行重點監管。
國標多項修改,包括月餅包裝層數最多不得超過三層,包裝材料不應使用貴金屬、紅木等貴重材料,及對于銷售價格在100元以上的月餅,包裝成本占售價的比例調減為15%,月餅不應與其他產品混裝,明確指向降低包裝成本,引導企業合理定價。四部門聯合公告亦明確,鼓勵使用綠色環保、可作其他用途的包裝。銷售盒裝月餅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其他商品,也不得以禮盒等形式將月餅同其它產品混合銷售。
一方面降低包裝成本讓月餅“輕裝上陣”,一方面緊盯高價月餅。6月初發布的四部門公告,早早就向市場釋放明確信號,對單價超過500元的盒裝月餅實行重點監管。如有需要,將對經營者開展成本調查。市場監管部門將以生產企業、高端酒店飯店、電商平臺為重點開展監管,發現違法違規行為,一律從嚴查處。
監管態度明確,市場趨于合理。在電商平臺搜索“月餅禮盒”,多數價格不超300元。近日合肥數家酒店集中推出月餅禮盒,8粒裝600克158元,10粒裝900克258元,10粒裝600克288元等等。我看到的最貴一款禮盒來自于一家連鎖烘焙店,價格為469元。其實,作為傳統大眾食品,月餅制作成本比較透明,并不高昂。從以往市場情況來看,單價500元以內的盒裝月餅銷售占比達99%,300元以內又是其中主流。
過度包裝,任意搭售,易導致月餅禮盒價格虛高,既耗費資源,與綠色環保消費理念背道而馳,又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相悖,容易助長鋪張浪費、盲目攀比等不良風氣。遏制“天價”月餅,正如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所言,是要以月餅為切入點,推動月餅等消費品回歸大眾食品屬性,回歸傳統文化本源,形成廣泛社會共識,遏制傳統節日相關商品“天價”現象,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引導形成良好社會風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專門刊文指出,月餅背后的“四風”問題存在隱形變異的新動向,有的收送月餅券,還有的通過“月餅紅包”、“月餅碼”等方式,違規收受禮金禮品等。為防止月餅券、月餅卡等異化為腐敗載體,四部門公告要求,經營者發行提貨卡券的,應當嚴格遵守《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而近些年,“逢節必令”已成慣例:每到中秋、國慶“兩節”前夕,紀委監察部門都要“三令五申”,嚴禁公款贈送月餅節禮,嚴禁違規收受禮品、消費卡、電子紅包等。對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并從嚴從重處理,典型問題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形成強有力震懾。
小小一塊月餅,本象征著闔家團聚,寄托“但愿人長久”、“天涯共此時”的美好愿景,不該淪為任何人牟取暴利、謀取不正當利益的工具。企業適度包裝合理定價,消費者綠色環保消費,行業組織倡導行業自律,監管部門管住“天價”月餅,紀檢監察緊盯“四風”問題,各方都有所為,形成合力,讓月餅回歸大眾食品本質屬性。體態輕盈、價格親民的盒裝月餅,才能更好承載厚重的傳統文化內涵。
(小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