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廣德路院區。
出院前,高壓氧科的患者家屬都會收到一份護理大禮包。
醫院藥師在社區查房。
院感防控定期督查。
醫院分批分次召開行政、臨床科主任溝通會。
藥房根據患者需求增減服務窗口。
傷口造口門診護士在給患者上藥。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為透析患者“減負”、對住院患者開展“延續性服務”、給社區居民用藥提供“上門指導”……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來,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各黨支部按照院黨委要求,深入了解群眾需求,集中解決“急難愁盼”問題,使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不斷轉化為服務群眾和基層的現實舉措,轉化為推進醫院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助力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
推進解決“急難愁盼”,持續改善患者就醫感受
為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持續提升學習教育成效,切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實際行動,今年九月,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黨委印發了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實施方案,要求醫院各黨支部在前期活動的基礎上,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深入了解群眾需求,集中解決“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需求為導向,結合醫院重點工作,要求各黨支部形成“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黨員領導干部要發揮“關鍵少數”作用,帶頭開展高質量學習研討,帶頭開展調研走訪,帶頭推動問題解決,引導廣大黨員跟著學、照著做。各黨支部要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黨日活動,要充分發揮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推動實踐活動出成果見實效上下功夫。截至目前,醫院共收集各黨支部提交的“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共44條,一批涉及群眾難事、基層難題、發展難點的問題正逐一得到解決,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將不斷轉化為服務群眾和基層的現實舉措,轉化為推進醫院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助力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
行政傾聽臨床聲音,力促問題整改“清倉見底”
為不斷提升管理效能,進一步落實醫院發展戰略目標,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緊密結合,促進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醫院分批分次召開行政、臨床科主任溝通會。會議共征集三個院區56個臨床醫技科室在醫院整體發展規劃、學科發展方向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合理建議近百條。特別是對當前醫療質量和安全、科研教學、學科發展、人才團隊建設、運營和績效、DRGs支付改革等提出了發展新思路。如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高齡產婦日益增多,產前診斷中心建設迫在眉睫;為滿足患者需求,加快出具病理(包括胃腸鏡病理)及術后病理結果;為不斷改善患者就醫感受,需要及時改造一些布局欠佳的區域等。針對臨床科室提出的問題,行政部門表示將牢固樹立“行政職能科室服務臨床一線”意識,充分發揚醫院“部隊傳統、軍人作風、敢于沖鋒、能打勝仗”紅色精神,明確時間節點,及時解決問題,力促近百個問題短期內“清倉見底”。
為透析患者減負,把沉重“腹透液”送到家
尿毒癥患者需要靠透析維持生命,其中一些患者會選擇居家進行腹膜透析。家住合肥市瑤海區的胡先生每周要做三四次透析,這意味著他每個月需要把重達250多斤的腹透液搬回家中,沉重的透析液對于他來說是擺在面前的一大難題。
“腹透患者身體虛弱,家庭經濟不好,有的距離醫院較遠,甚至需要租車請人到醫院來幫忙取藥,很不方便。”近年來,透析患者群體越來越大,隨著“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不斷深入,透析液的配送再次成為亟為徹底解決的難題。
為徹底解決透析患者取藥不方便這一難題,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醫技第一黨支部將該問題列為“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多次召開會議研究改進舉措。經過分析,大家一致認為改進透析液配送流程是最好的解決辦法。黨支部通過四處走訪,多方協調,從患者后期用藥需求量等角度進行分析,多次模擬入庫出庫和配送方法,確保流程順暢,最終確定配送方案。由患者每月電話預約需求腹膜透析液的規格和數量,約定時間內第三方配送公司將會直接送藥上門,讓患者在家就能享受到用藥便利,解決了透析患者的這一難題,避免了來回奔波搬運的煩惱。
藥師坐診社區,讓居民家庭用藥“有指導”
這個藥是飯前吃還是飯后吃?這幾個藥能不能在一起吃?很多患者都有類似的苦惱。如今,每周在固定的時間點,患者都可以在合肥二院托管的社區醫院得到臨床藥師的幫助。70多歲的陳大爺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我從去年開始吃降壓藥,但是血壓還是波動很大,不同血壓計量的血壓差別也很大,現在我都不知道這藥該怎么吃才對。”在瑤海區紅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陳大爺手里拿著幾個壓扁的藥盒,告訴醫生自己吃藥比吃飯都多,最近還感覺到牙齦有點腫,血壓也不穩定。接診的家庭醫生把陳大爺帶到了用藥咨詢窗口,找到了正在這里坐診的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張正升。
“牙齦增生應該和這個降壓藥的副作用有關,建議您對降壓藥進行調整。”仔細了解陳大爺的病情后,張正升為陳大爺更換了降壓藥。過了一段時間后,陳大爺發現血壓穩定了下來,牙齦增生也有所緩解。為了表示對醫生的感謝,他親自寫了一幅字送到了社會 區醫院。
“社區的慢性病患者比較多,部分患者存在用藥不規范的問題,比如重復用藥、用藥時間不對等。”張正升說,他們下社區已經有一年多了,他每周二下午固定到合肥市瑤海區紅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此外,醫院還專為患者組建了藥物咨詢的微信群,隨時為居民提供用藥指導。
從“藥房窗口發藥”到“助患者科學用藥”,為了給患者提供科學的用藥指導,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不但在本院開設了藥學門診,還將六名藥師輪流派駐到社區坐診,延伸服務半徑。“慢病管理的前沿陣地在社區,我們把藥師派駐到社區,指導居民哪些藥不能在一起吃,哪些藥要錯時吃,哪些藥在有新病情的時候不能吃。”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學部副主任劉建軍表示,藥師下社區不但受到了患者的歡迎,還為社區藥房工作人員開展定期的專項藥品管理培訓,指導他們進行處方點評、藥物重整等,規范了社區醫院藥房的管理。
從入院到出院,“延伸性服務”更便捷
在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有一個“特殊”的科室,在這里住院的患者基本上都處于昏迷或者微小意識狀態,經過詳細的檢查和評估后,應用高壓氧促醒治療。
作為全省公立三甲醫院中最大的昏迷促醒中心,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學科綜合實力目前已躋身全國前列。隨著學科影響力越來越大,中心的床位也越來越緊張,高壓氧艙長期處于滿負荷運轉。為了縮短患者院前的等待時間,提高住院期間的治療效率,延伸出院后的家庭護理,中心推出全流程延伸服務。
住院前,高壓氧治療中心的醫生線上為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確定預住院時間,以減少無效等待。住院期間,通過密切精準的配合為患者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促醒中心的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多個學科,為了避免患者輾轉于多個科室,我們院內成立了MDT團隊,集全院之力為患者服務。”合肥二院高壓氧治療中心主任齊胤良介紹說,大腦在人體中是最精細、最重要的部位,促醒中心的工作同樣也需要高水平團隊的配合。“我們同時延長了氧艙的服務時間,從早上七點半開始,每天運行12個小時,可以說是全省氧艙工作量最大的地方,這也一定程度上縮短了平均住院日,讓更多的患者有機會接受高壓氧治療。”
在昏迷促醒中心,每一位醒來的患者,都復蘇了一個家庭的希望。“這個世界有點苦我想給你一點甜。”即將出院時,家屬都會收到科室贈送的一個暖心護理包。記者看到,暖心護理包里面有供氧管、吸痰包、一次性手套、鑷子等近十種護理工具。“慢性意識障礙的患者,他們的護理比較繁雜,家屬經常手足無措,這個護理包中的物品夠他們使用3~5天,之后可以照著清單自行購買。”齊胤良說,他們同時還為患者家屬提供出院后的護理指導,提出家庭護理的環境改造建議,讓患者在出院后有一個延續性的優質護理。據了解,合肥二院高壓氧科累計高壓氧治療達10萬余人次,先后促醒多名昏迷患者,包括腦外傷術后、心肺復蘇術后、腦血管意外、缺血缺氧性腦病等伴有嚴重意識障礙的病人。
打破學科壁壘,探索專科護理診療新模式
70多歲的孫大爺是一位退休的大學教授,因為腦梗后遺癥導致肢體活動受限。在家臥床幾日后,家人發現他的身體出現了壓瘡。考慮到老人行動不便,合肥市二院傷口造口門診護士吳娟上門對他的創面進行了處理。差的患者,特別是老年人來說,保持一個睡姿不動兩小時以上就有可能形成壓瘡。”吳娟提醒,壓瘡是從里往外爛的,因此家人在護理時不容易發現。在給老人處理完傷口后,吳娟對患者家屬提出了一些床面改造和相關的護理建議。
近年來,隨著造口、傷口患者的日益增多和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慢性傷口、造口及難愈性創面的管理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由于護理不當,一些嚴重的創面會發出陣陣惡臭甚至會招引蚊蟲,而吳娟幾乎每天都是和這些創面零距離接觸,仔細地為患者清創、上藥。除此之外,她每周還會定期到社區門診為患者處理創面,幫助指導患者科學護理傷口造口,提高傷口造口患者的舒適度和生活質量。
為了方便傷口造口患者,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從去年起開設了傷口造口門診。該門診主要是為造口、難愈性傷口及失禁患者處理各種相關并發癥,并提供健康指導,解除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針對糖尿病足患者較多的現狀,該院還將成立糖尿病足專病門診,由骨科、介入科、內分泌科、創面修復科等學科組成MDT團隊,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加專業的診療服務。
內勤外勤全員培訓,保障院感防控安全
醫院保潔工作、外勤人員工作是醫院保障系統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醫院環境維護和優質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院黨委“學黨史,為群眾辦實事”工作部署要求,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及患者安全管理,提高保潔人員的院感知識和清潔消毒水平,提高醫院外勤人員安全服務意識,最大限度地降低院內感染的風險,保障患者就醫安全,醫院院感處針對不同重點區域開展了多次培訓,例如發熱門診,緩沖病區,留觀病房,方艙CT,方艙PCR,還對一些重點高危部門進行了培訓考核。自八月起兩個月來,共開展了線上線下培訓45場,覆蓋到全院醫務護理人員、行政部門人員、保安、保潔、工勤人員、第三方人員。
院感處將最新版的《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三版)》基本知識有及相關的政策要求、疫情防控策略、重點部門的技術要求、消毒方法、人員防護等知識進行了及時全面的普及培訓,從病房清潔管理要求、檢驗標本的采集與運送、外勤人員陪檢、醫院垃圾處理四個方面對內勤外勤人員進行詳細講解。“環境清潔是預防醫院感染的工作基礎,病人的陪檢是醫院提高患者滿意度的方法之一。”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院感處蔡朝陽表示,通過培訓幫助大家增加了消毒隔離、職業防護、病人陪檢、標本送檢的相關知識既可以減少防護用品的消耗,又能最大限度地保障醫務人員和患者的安全。
朱沛炎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