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聚力發展,砥礪前行。“十三五”時期,是懷寧縣經受嚴峻考驗,實現跨越發展的五年。面對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和各種困難挑戰,全縣緊緊圍繞“富民強縣”目標,著力轉方式、調結構、抓改革、激活力、辦實事、惠民生。五年來,懷寧縣委縣政府在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全縣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凝心聚力,克難攻堅,全面推動黨建工程,經濟發展、環境優化、社會和諧、民生改善,實現了“十三五”圓滿收官。
“最憶黨旗紅·百場紅色安慶大家講”走進懷寧縣秀山鄉蔣樓村。
懷寧縣大力發展藍莓產業,小小藍莓果成為致富“金果果”。
位于茶嶺鎮的安慶西站即將建成通車。
日新月異新縣城。
關鍵詞:黨建引領
風清氣正營造干事氛圍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講重作”和“三個以案”等主題教育、警示教育,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廣大黨員干部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該縣堅持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以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等為抓手,統籌推進各領域各行業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黨建引領工程,深入推進“黨建+”工作模式,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管理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彰顯了各級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月山鎮復興村黨支部、平山鎮大洼社區黨支部被評為2017-2020年度“安徽省‘五個好’村黨組織標兵”。
堅持把“20字”好干部標準貫穿干部選育管用全過程,大力實施“321”年輕干部培養計劃。推深做實黨代表“三訪”工作制度,積極發揮黨代表工作室平臺作用,選派年輕黨員干部到先進地區跟班學習,不斷深化機關效能建設“每季一評”,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堅強有力。
積極謀劃鄉鎮協作區黨委和村級聯合黨委試點工作。探索“組工講堂”“周六大走訪”等黨建工作載體。以學、查、改“三字訣”扎實推進村級干部警示教育活動。推進鄉鎮紀檢監察協作區建設,建立農村“小微權力”運行監督制約機制。積極推進審計管理制度改革。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定不移糾治“四風”,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涵養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關鍵詞:改革賦能
創新驅動激蕩發展活力
五年來,懷寧縣堅持改革賦能,創新驅動,重點領域改革推進有力,政府機構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縣經開區體制機制改革深入實施,縣屬國有公司市場化轉型全面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基本建成。推行政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推進“57證合一”“證照分離”改革,開展調研、論證、建制“三步走”,為開發區賦權增能。深化投融資改革,以產業引導基金撬動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基金和藍莓產業發展基金,拉動社會資本投資10億元以上,“新三板”掛牌企業4家,省股交中心科創板28家。加快農村金融改革,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和農村“三變”改革,實施村集體經濟助推工程、“培強扶優”工程,建立“多色產業集群(基地)。投資50億元的英科醫療等一批制造業“航母”落戶,實現建鏈強鏈補鏈。“研發銷售在上海、生產孵化在懷寧”的協同發展模式。
獨秀鄉村振興示范區、平山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規模效應初顯,石牌戲曲小鎮、黃墩藍莓小鎮、馬廟綠色紙塑小鎮躋身國家、省級特色小鎮名單。藍莓產業進入全產業鏈發展階段,全縣藍莓種植面積超過6萬畝,培育深加工企業5家,“懷寧藍莓”成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20年實現藍莓相關業態綜合產值40億元。全縣243個村(社區)全部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產業項目312個。培育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62家,省示范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7家。榮獲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園區、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省制造業發展增速十快縣等稱號。
關鍵詞:民生福祉
以民為本勾勒幸福畫卷
“十三五”時期,懷寧縣聚焦增強民生保障,增進民生福祉。實施脫貧攻堅“十大工程”,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3.18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9個貧困村順利出列。污染防治攻堅戰和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取得實效,“河湖長制”“林長制”統籌推進,森林城鎮和森林村莊建設成果豐碩。提前兩年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目標,建成縣體育館、海子文化園等文化場所,縣圖書館、縣博物館、鄉鎮綜合文化站常年免費開放。縣中醫院住院大樓、全省首家智慧化預防接種門診、家核酸檢測實驗室建成使用。城鄉供水一體化加速推進,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1.45%。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待遇實現統一、基本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
五年來,全縣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近300億元,進一步拉開縣城框架,建成區擴大到1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至15萬人。“三館一中心”、稼先公園等一批公園綠地建成開放,城區生態補水工程加快推進,5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實施棚改項目20個。全面推動“四車”整治、拆違、煙花爆竹禁放,成功創建省文明城市,并入選安徽省首批宜居城市試點。新安慶西站、安九高鐵建設積極推進。
推深做實“1+9+N”方案體系,重大風險防范化解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效。扎實推進平安懷寧建設,完善“3+X”重大事項應急處置工作機制。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創建市級平安鄉鎮8個。深化“鑄安”行動,扎實開斗爭,創建市級平安鄉鎮8個。深化“鑄安”行動,扎實開展“1+10+N”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深入推進監測預警、指揮調度、搶險救援“三大系統”建設。扎實推進法治鄉村建設,創建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個,省、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59個,榮獲“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縣”稱號。
“十四五”時期,懷寧縣將緊抓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良好機遇,發揮高鐵新區的獨特區位優勢,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強力推進“兩區兩中心”建設,著力在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上下功夫,著力在破解難題補齊短板上下功夫,著力在增進人民福祉上下功夫,實現“挺進全省二十強奮力實現新跨越”發展目標。
張文濤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本版圖片由懷寧縣委宣傳部提供)
編輯:宋蕾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