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quán)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他方式復(fù)制發(fā)表;已授權(quán)的媒體、網(wǎng)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敏感的人總是活得很麻煩,比如說特別擅長讀空氣,看別人的眼神。說起來察言觀色是個本事,讓自己活得更安全,但事實上生活里很多時刻都是有驚無險,老是處于預(yù)警狀態(tài)就很累,能量大的人還好,像我這樣長期氣血不足的人,一天下來啥也不干就已經(jīng)筋疲力盡。
活著最好是見招拆招,而不是動不動就抽著鼻子,聞到十里之外的殺氣,說不定那股氣又飄走了呢,白瞎了你的嚴陣以待。
不過,敏感是把雙刃劍,煩惱的另一面是快樂,張愛玲說她有段時間住在某個地方,出門會看見兩棵美麗的樹,每次路過,她都不能熟視無睹。而蘇青是門前長了兩棵柳樹,一到春天就抽出金色的枝條,人人都贊好看,唯獨蘇青視而不見,兩相對比,是不是張愛玲占了點便宜?
張愛玲還在《公寓生活記趣》里寫道:“把菠菜洗過了,倒在油鍋里,每每有一兩片碎葉子粘在蔑簍底上,抖也抖不下來;迎著亮,翠生生的枝葉在竹片編成的方格子上招展著,使人聯(lián)想到籬上的扁豆花。其實又何必‘聯(lián)想’呢?篾簍子的本身的美不就夠了么?”
篾簍子當然可以是美的,美不一定要是特殊的,是突兀于日常之外的。玻璃杯子放在吧臺上,陽光穿越過去時折射出多角度的光,也可以是美的。我曾看過一篇文章,一個男的寫他想象中的戀人,說她不喜歡玻璃,只喜歡陶瓷,我心想媽呀這也有鄙視鏈啊,玻璃怎么就不如陶瓷了?
我經(jīng)常路過一家賣保溫杯的店,櫥窗里玻璃杯子擺了一排,五顏六色的塑料蓋子,陽光照在上面,很稚氣的一種夢幻,秒回童年。
TT/圖
吾友閆晗曾說,月季太隨和了。我明白她在說什么,太隨和的東西,總讓人覺得不值得贊美。外國的詩人贊美玫瑰,中國的詩人贊美蠟梅與海棠,事實上月季毫不遜色,如果你給予它足夠的注意,會發(fā)現(xiàn)每一朵月季都千嬌百媚。
但是它太不矜貴,不挑剔,不管是塞外還是嶺南,不管是無人問津的荒郊野嶺還是塵土飛揚的綠化帶里,都能自在生長,難免讓人看得稀松平常。
物以稀為貴,和月季同樣隨和得過分的還有西瓜和花生。我覺得西瓜是這世上最可心的水果。葡萄要剝皮,椰汁開孔更不易,蘋果水分少,香蕉熱量大,火龍果,不是每個都好吃……只有西瓜,手起刀落,切成兩半,拿個勺子就能舀著吃,還特別不容易買到不好吃的。
然而西瓜夏天里只要五毛錢一斤,從來無法像車厘子那樣被抬舉,或者像牛油果那樣成為網(wǎng)紅。所以我每次吃西瓜都要暗暗贊嘆一下,像是日本人開飯前會說一句“いただきます”,以示對它的尊重。
花生也是我的至愛。張愛玲寫她能夠領(lǐng)略生活的藝術(shù),比如享受微風中的藤椅、鹽水花生,她筆下的紅玫瑰王嬌蕊初撩佟振保時,也是讓他給自己的面包多塌些花生醬。但是張愛玲還是漏掉了炒花生,油炸花生,醋泡花生,以及夫妻肺片上拌了蒜蓉的花生碎……
花生也是吃虧在隨和,價格便宜,就被人看得輕賤,但它在我心中的座次,排在開心果腰果之前。隨便說一句,各種堅果里,我最消受不起的是碧根果,最多吃一個就覺得油膩,它的身價卻比花生高得多,上哪兒說理去。
日本人在審美上頗有主見,《枕草子》里說,高雅的東西是:穿著淡紫色的襯衣,外面又套了白襲的罩衫的人;鴨蛋;刨冰中放進甘蔗汁,盛在新的金碗里;水晶的念珠;藤花;梅花上積滿了雪;長得非常美麗的小孩子在吃著草莓。這些都是高雅的。
TT/圖
別的倒也罷了,唯獨這個“鴨蛋”讓我很想拍拍作者的大腿,是啊,鴨蛋是高雅的,不管是綠皮,還是更淺的近于白的,像宋瓷,清潤有微光。算了,還是張愛玲那句話,為什么要比作宋瓷呢?那清潤的色澤本身就很雅致啊。但有誰會像清納少言這樣說出來呢?畢竟我們沒有贊美鴨蛋的傳統(tǒng)。
我們的贊美中有點瞻前顧后的膽怯,要別人說過才行。比如我家在一樓,四五月天,剛剛熱起來,下午兩三點,從大太陽地里走進室內(nèi),光線被調(diào)暗了一度,窗外盡是綠蔭,心里陡然溫潤清涼,隱隱有古意,但人們對于陽光的需求似乎是無饜足的,我懷疑我的喜歡其實是自欺欺人。
直到看到谷崎潤一郎那篇《陰翳禮贊》, 他說有很多的美,都必須在暗淡中才能顯示出來,“豪華絢爛的畫面大部分隱藏于暗淡之中,反而催生出一種不可言傳的余韻。并且,那器物表面發(fā)亮的光澤,從暗處看去,映著搖曳的燈火,仿佛輕風拂過寂靜的房間,讓人不由得安然冥想。”
又說,“我覺得我們東方人,擅于從自己現(xiàn)有的境遇中求滿足,有安于現(xiàn)狀之風。對于陰暗不感到不滿,視其為無可奈何之事而不強求,反而利用光線不足的特點,沉潛于黑暗之中,從中發(fā)現(xiàn)自然而然的美感。然而,富于進取的西方人,總是期望更好的狀態(tài)。”
所以你看,一樓不但可以是美的,還可以上升到哲學高度呢。“別人怎么看”沒那么重要,再說,“別人”之外還有“別人”,你所以為的“別人”是有局限的,甚至可能是一種錯覺,美,原本可以在俯仰之間。
吃過苦的人對于美好生活更加敏感。我和我爸去超市,面對滿坑滿谷的商品,我是無感的,本來就應(yīng)該這樣啊。我爸卻總要感慨現(xiàn)在的物質(zhì)何其豐富,他經(jīng)歷過極度匱乏時代,他知道,眼前的這些并不理所當然。而我每每感到不如意時,會回想起十八歲的自己,想要的生活無非也就是這樣了,頓時感到,好像還有許多余地。
與之相反的,是“當年只道是尋常”,你曾見過驚心動魄的美,但你以為它是尋常,你隨隨便便地就經(jīng)過了,不能再得時想起,只剩惆悵。
比如少年時去鄉(xiāng)下走親戚,夏夜睡在庭院里,一夜總能見三五顆流星墜落,心里“哦”了一聲,后來才知道,這景象等閑并不容易看到;
再比如去喀納斯的路上,夜宿北屯小城,一抬頭看見滿天星辰,密密麻麻地讓人幾乎密恐,居然嘆一句“好多”就算了,后來才想起來,起碼應(yīng)該去找一下銀河;
還有曾經(jīng)領(lǐng)略到的愛意,以為是鋪墊,是前奏,是應(yīng)許之物,等到不可再得,才明白錯過了一些特別值得被珍重的時刻。
為了避免這種惆悵發(fā)生,我成了一個喜歡贊嘆的人,見到的點滴的好,我都要贊嘆。旁邊有別人時,我跟別人說,只是我自己時,我對自己說,有了朋友圈,我發(fā)在朋友圈里,好像矯情了點,但生活就是這么流光溢彩,我也是沒辦法啊。
新安晚報、安徽網(wǎng)、大皖新聞有獎?wù)骷侣劸€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jīng)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