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一座幸福城,必然有鮮明的民生底色、品質導向和幸福密碼。
過去五年,蜀山區在城市建設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謀劃“頂天立地”的民生大事,干好讓群眾“歡天喜地”的民生實事,堅持城鄉統籌、一體推進、協調推進的工作思路,不斷加大對建設事業的投入力度,加快城市精細化建設管理,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城市品位度和美譽度大幅提升。
聚焦城市建設中的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保障性安居工程、四好農村路等具體小事,以黨建為引領調動、協調、協同群眾能力融入基層治理環節,于細微處、小事間、平凡中見證著人民持續上漲的幸福指數,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底氣越來越足。
小區改造惠及千家萬戶,百姓生活更舒心
城市更新過程中面臨著一路分兩景的尷尬:一側是鱗次櫛比的現代化高樓大廈,一邊則是功能不全、設施薄弱的老舊小區,基礎設施失養失修失管,居住環境差,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大困擾。
改造工作迫在眉睫。
改造之因,重在需求。“從小區環境看,很難看出是有著二十多年歷史的小區,瀝青路下排水管網改造后,下雨也不怕有積水倒灌了?!?1月10日,居住在鍛壓廠生活區北區的周女士切實感受到小區改造帶來的直觀變化。
為了傾聽一線群眾聲音和需求,居民代表全程參與小區整治項目的監督管理,提高改造效率,“大家的事,大家一起議,大家一同管”。
以鍛壓廠生活區北區改造為例,將分為兩個部分接續推進,“生活區以基礎改造為主,計劃3個月完工,提升區改造正在設計方案,計劃年底動工,實現以改促變、以改促提?!笔裆絽^住建局住房保障科科長何驥介紹。
改造之美,在乎細節。蜀山區結合正在推進的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同時實施弱電管線入地試點工作,徹底解決老舊小區空中管線混亂的現象,改善居住環境。對有條件的改造小區,將增設無障礙通道、人臉識別系統等,滿足適老化、智能化新趨勢。
黨建引領,破解之困。針對改造過程中群眾參與感不強、支持理解度不高情況,該區把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與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結合起來,充分運用“共同締造”理念,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管理優勢,實現一個聲音指揮、一個步調前進,在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與基層治理中取得了實效。
下水道不堵了、空中的雜亂線路不見了、用水方便了,居民很快就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借助持續推進的美化家園、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共同打造成居住舒適、生活便利、環境優美、整潔有序、鄰里和諧的美麗家園。
老舊小區改造一小步,帶動民生改善、城市形象提升一大步?!笆濉逼陂g,蜀山區投入資金4.4億元,整治老舊小區105個,涉及建筑面積244萬平方米,惠及居民2.9萬戶。
單元樓加裝電梯,“上上下下”都幸福
老舊小區改造如火如荼,既有建筑加裝電梯工作以點帶面迅速推開。
2016年3月,蜀山區在全省率先實施既有建筑加裝電梯試點工作,當年底省林業廳小區3號樓2單元首部電梯正式投入使用,讓多層無電梯住戶羨慕不已。
與其仰頭看,不如埋頭干。
蜀山區擴大宣傳,制作發放宣傳折頁,便于居民咨詢了解和參與。
2017年,蜀山區在總結試點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出臺了《蜀山區既有建筑加裝電梯暫行辦法》,制定辦理流程,明確相關辦理責任單位和責任主體,讓群眾縮短辦理時間,少走彎路。
想裝電梯,去哪申請?裝電梯前,每層每戶交多少錢?裝上電梯,后續維護誰來管?如果低層住戶拒不同意怎么辦?……
在申請加裝電梯工作中,疑問不斷,相關部門和社區多次協調解決舊樓加裝電梯過程中出現的業主意見不一致、建設資金籌措難、無人牽頭組織實施等難題。
其間,還積極探索出“黨建領航+群眾自治”工作模式,共同協商議事,實地調研加裝電梯項目,梳理出加裝電梯常見的5類問題,按照事前、事中、事后三個方面進行分類,并根據責任主體尋求解決辦法。
有問就有答,有答必落實。
2018年6月6日,長城天一家園小區5棟2單元加裝電梯項目開工,這是《蜀山區既有建筑加裝電梯暫行辦法》出臺后,全省首個由業主主動申請并達成一致意見,最終成功進場施工的項目。
目前,該區累計申請加裝電梯120個單元,其中44部電梯建成并投入使用,正在建設53部,已通過審核23部。涉及建設資金約5800萬元,惠及居民1400余戶、3500余人,群眾真切享受到“上上下下”的快樂和“左鄰右里”的互利。
保障住房心系萬家,圓夢安居惠民生
一直以來,居者有其屋,安居方樂業。住房問題承載了安置群眾和外來新市民樸實的期待與夢想。
今年8月15日,蜀山經濟開發區近500戶居民領到了山湖苑小區二期高層復建點的新房鑰匙,本次擬安置865套安置房,現場完成分配848套,完成率達98%。
在人頭攢動中,徐大叔抽簽分到了一套120平米房屋,正式結束了多年一家人在外租房的漂泊時光,解決了燃眉之急。
11月中旬,蜀山區小廟鎮,西城東苑、西城竹苑回遷安置工作圓滿結束。拿房群眾大多是建設望江西路及運河新城核心區路網項目拆遷戶。
“群眾無怨無悔支持大建設,我們更應該以實際行動回應群眾期待,兌現安置承諾?!睋私?,此次分房將進一步推動附近村民回流,聚集吸引人氣,推動運河新城核心區發展建設。
對于城鎮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外來務工及新就業人員,蜀山區通過公租房實物配租和租賃補貼解決階段性住房困難。
在蜀山經開區悠然居公租房小區入住現場,市民甄福媛和家人即將入住一套近60平方米的兩居室公租房,租金每月僅需60元。
從“憂居”到“優居”,群眾的“房”心事迎刃而解。在他們的“安居夢”背后,是簽約、騰空、拆除、建設、安置等關鍵環節的環環相扣。
憶往昔,一批批老城改造工程相繼啟動,破敗不堪的城中村和舊房納入拆遷范圍;看今朝,南七老廠房成為“新南七商圈”,安大龍河校區60棟危舊房拆建工作正在進行,全省首創“綠色回遷”試點,讓回遷居民自主選擇裝修方式,保障百姓追求品質生活的自主權……有得住、住得好,住有所居、住有優居的幸福生活已經開啟,越來越多的家庭實現了“以小換大、舊樓變新”的“安居夢”。
“十三五”時期,蜀山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持續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和住房市場體系更加完善,年均征遷面積近100萬平方米,全區已分配安置點21個,分配面積244.79萬平方米,人口73178人。超額完成各項住房保障任務,竣工交付棚戶區改造項目15個、8505套,2.4萬名棚改回遷群眾入住新建成的安置房,完成公租房新戶申請12717戶,發放補貼363.92萬元,分配入住公共租賃住房項目6757套。
運河新城蓄勢發力,滿足幸福期待
爭取未來5年,一座生態優先、配套優質、產業優良的現代化運河新城初具雛形……在《蜀山區推進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十大行動方案》中,屬于運河新城的時代正式開啟,邁出城鄉一體化發展新篇章。
2019年12月,作為運河新城首個建設項目,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及附屬醫院奠基動工,該院建成后將整體提升合肥城西整體的醫療教育水平,為市民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小廟鎮自2013年從肥西縣區劃調整到蜀山區以來,農村公路“基礎差、底子薄、環境復雜”,2.5米寬羊腸土路,3.5米寬砂石路,4.5米寬水泥路比比皆是,道路不順不暢影響優質農產品和旅游資源向外推介,養在深閨人未識。
一路通,百業興?!笆濉逼陂g,蜀山區以鄉村振興為契機,大力發展農村公路和城市支路建設,農村公路通城達鄉、進村入戶。2017年建設完成農村公路29條,共計56公里,2018-2019年建設完成農村公路23條道路,共計62.7公里,初步形成“內聯外通、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2020年蜀山區組織實施57條農村公路,共計106公里,目前建設完成并通車30條,共計72公里,預計2020年年底前全部完工并通車。
興蜀興路,路通人和。道通了,路好走,優質農副產品快運快出,好風景也讓游客節奏慢下來,沿線的小廟棗林生態園、德豐果玩、祥源幸福農場、大小嶺南等景點游客慕名而來,城市“后花園”有顏值添氣質。
建設“小目標”,發展“大愿景”。
蜀山,城市綜合承載力不斷增強,市民生活環境持續改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雕琢民生細節,解讀幸福密碼,蜀山區在城市建設中將民生實事一抓到底,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兌現民生承諾和政策福利,努力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良好環境,讓老百姓的“小日子”變成“好日子”“幸福的日子”,看到最新最美最生動的驚喜和變化。
季云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