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六安市文旅局創新工作方法,改革機制體制,探索走出了一條“政府搭臺、社會參與、群眾唱戲”的群眾文化活動新路,全市城鄉品牌群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
一是建立支持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機制。印發《六安市鄉村社區群眾文藝表演團隊獎勵扶持辦法》,對全市范圍內符合條件的群眾文藝表演團隊給予物質獎勵和相應的精神獎勵,鼓勵推動全市群眾文藝表演團體可持續發展。2019年共投入資金130萬元,扶持群眾文藝表演團隊64個,獎勵群眾文化帶頭人30人。市本級每年組織廣場舞大賽、民族器樂大賽、群眾文藝調演、少兒文藝展演、民營院團小戲小品曲藝調演等展演賽事,為全市群眾文化活動提供舞臺。
二是積極吸引各類社會力量參與各類群眾性文化活動。廣泛開展“社區一家親 文化進萬家”和“美麗鄉村行 文化樂萬家”系列文化品牌活動,國家機關、社會組織、企業事業單位、國有民營文藝院團、學校、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廣泛參與。市、縣兩級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每年開展“送戲進萬村”、龍蝦節、桃花節、農民豐收節等各類活動2300余場。文化活動深入大街小巷,氛圍濃厚,確保了“周周有戲、月月有活動,全年不間斷”,已成為我市獨特的文化“符號”。
三是重視群眾參與及評價。六安市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注重群眾參與。全市群眾文藝調演、“紅街周末有戲”、京劇戲迷票友節、鄉村春晚、廣場舞大賽等活動都是群眾自編自導自演的文藝作品。每年全市開展的文化活動達2500余場,線上線下直接參與的群眾達到90余萬人次。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同時,建立了反映公眾文化需求的征詢反饋機制和公共文化服務考核評價機制,通過網絡留言、問卷調查、現場征詢等多種方式,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并及時調整工作方向,大大提高群眾參與度、滿意度。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