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在旌德縣蔡家鎮防控疫情第一線,村醫戴修龍和兩個女兒一起共同奮戰在疫情一線,他們的堅守,成了村民眼中的“最美組合”。
老爸:“我干了一輩子,必須給守好”
連日來,蔡家橋鎮湯村村內,一個戴著口罩的69歲村醫拿上電子體溫槍,每天上門入戶為村里返鄉人口測量體溫,詢問他們狀況,做記錄。他就是戴修龍。
戴修龍從1972年開始一干就是48年,“我是湯村人,有責任加入這次抗疫工作,我又是村醫,更有義務,大家一起把我們這塊寶地給守護好了。”戴修龍自信滿滿地說道。
除了每天上門測體溫,他還向群眾積極宣傳好防護知識和要求。每天從早跑到晚,對公共場所和定點戶進行消毒處理,從不間斷。戴醫生的舉動提高了湯村人的疫情防控意識和覺悟,“他這么大年紀,還為大家做這么多事,我們就在自己家呆著,不出門,不串門,就是對戴老工作最大的配合。”
大女兒:“這就是我的本職工作”
大年初二,湯村衛計專干戴愛香接到抗擊疫情的緊急通知,立馬回到工作崗位,挨家挨戶摸排走訪,耐心宣傳防控知識,上報返鄉人員狀況。她有兩個孩子,大女兒讀高一,小女兒才三歲,身邊時刻離不了人。對居家隔離人員,戴愛香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宣傳防控知識,了解他們的生活困難,在得知一戶隔離人員家里小孩子的奶粉快沒了,便主動購買并送至家中。村民劉某常年在湖北打工,戴愛香經常抽出時間多次給劉某打電話,了解他的近況,給予關心。
“沒什么累不累,我們的工作就是這樣,真想疫情快點結束,可以多陪陪兩個女兒了。”戴愛香笑著說。
二女兒:“我很驕傲自己是一名醫生”
戴愛玲是蔡家橋鎮衛生院的一名醫生,從小深受父親的影響,長大后要成為救死扶傷的醫護人員。這次疫情防控,她被分配到從旌德至涇縣的卡口執勤,早上八點到崗,一直工作到下午兩點,再由同事輪換上崗。
在每天六個小時的工作時間里,她“全副武裝”,由于防護服的特殊性,多穿脫幾次就會造成極大的浪費,她六個小時不吃不喝。
“經過這次考驗,我更加覺得自己的選擇沒有錯,我很驕傲自己是一名醫生,為大家站好崗是我的責任。”戴愛玲在筆記本上寫道。邱霞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曹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