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南陵縣許鎮鎮切實發揮“黨群戶聯體”作用,健全落實“四個”責任制,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落實“黨組織+網格化+村民組長”清理摸排責任制,劃格織網全面摸清疫情家底,全鎮138個黨組織以31個村(居)為網格單元,聯合村民組長逐個入戶摸排,共累計排查33531戶112809人,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
落實“聯村干部+村醫+包片干部”居家隔離責任制,每天上門2次對307名湖北(主要是武漢地區)返鄉人員進行體溫測量,查看有無咳嗽、發燒、胸悶等不良狀態;嚴格落實居家觀察、醫護監測,確保身體狀況明、活動范圍清。同時,幫助解決居家監測家庭的實際困難,做好情緒疏導。
落實“保潔員+防疫員+志愿者”消毒殺菌責任制,264名保潔員全天候投入垃圾清運工作,做到日產日銷。14名防疫員和62名志愿者對全鎮范圍的辦公場所、公共場所和50個垃圾屋、20個垃圾調運點落實消毒措施,確保消毒殺菌無死角。
落實“黨員+村民組長+群眾”防控區域責任制,在村組主要路口設置112個勸返點,分兵把守,嚴防死守,同時充分調動群眾的參與度,做到群防群守、群防群控,最大限度阻斷疫情傳播途徑。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黨群戶聯體”更加充分發揮了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讓黨旗在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為什么我們居家不出門?為什么出門必須戴口罩?”類似于這樣的問題,一直是農村群眾的疑惑點;如何更加有效地強化群眾的防控意識,也一直困擾著鎮村干部。為了打破農村地區宣傳瓶頸,南陵縣弋江鎮采用方言進村、“你問我答”的形式,讓疫情防控常識在農村變被動接收為主動接收,成效明顯。
南陵縣弋江鎮為千年古鎮,歷史文化悠久,并保留傳統方言——吳語(宣吳涇銅小片),吳語具有古漢語整齊八聲調,地域特色明顯,該鎮緊抓這一方言特點,改普通話音頻宣傳為方言音頻宣傳,改單向宣傳為雙向互動,通過“你問我答”,把群眾心里的困擾“問”出來,把疫情防控的知識“答”出來。為幫助群眾強化吸收,該鎮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分階段、分內容改編宣傳要點,設置“每日三問”的題目與答案。
農村群眾喜聞樂見,效果自然十分明顯,弋江鎮東河村黨總支書記王偉峰說:“用自己的語言,親切感強,關鍵群眾能聽的進去,再加上問答題的方式,問出了群眾想問的,答出了群眾滿意的答案,村民接受度高。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孫芮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