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月12日, 省政協委員,致公黨安慶市委專職副主委,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朱小剛說,今年省兩會,自己提交了兩份提案,其中一份是建議加速實施商業綜合體轉供電移交,消除高電價現象,持續深入優化安徽營商環境。
轉供電是供電公司不是直接供電到終端用戶,需由其他主體轉供的行為,簡單地說商戶不是直接向供電公司交電費就是轉供電。
過去公用供電網絡還沒有覆蓋的地區或者雖有供電網絡但供電能力達不到的地區,轉供電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群眾的用電需求,有著值得肯定的積極作用。但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群眾對電力服務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轉供電的弊端也逐步顯現出來。
朱小剛通過調研發現,近年來,我省商業綜合體發展迅速,開發商追求降低供電設備安裝成本通常將商業綜合體內商品房使用轉供電方式,電費只能由物業公司代收,導致有的地方存在著配電管理不到位、電價執行不透明、電費計算收取不公開等弊端,導致供用電秩序混亂,增加商戶負擔,損害的是群眾的利益,影響了相關部門形象和營商的環境。
據了解,《物業管理條例》、《安徽省物業管理條例》明確要求物業管理區域內,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訊、有線電視等單位應當向最終用戶收取有關費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清理規范電網和轉供電收費有關事項的通知》也明確清理規范轉供電不合理加價以及對于具備改造為一戶一表條件的電力用戶,電網企業要主動服務,加快實施商業綜合體轉供電移交,盡快實現直接供電的政策。
由于現行的轉供電與現行法律法規以及政策相沖突,也易引發業主與物業公司的矛盾,特別是缺少監督和制約機制的情況下,高電價不利于營商環境,朱小剛為此建議:政府部門要積極牽頭明確產權轉讓辦法和制定轉供電移交期限,及時公布。將轉供電的公共設施轉讓給供電企業,實現產權與經營權的統一;供電部門應主動承擔相應社會責任。規劃、消防、財政、發改、市場監督管理等相關部門配合。“一站式”辦公,節省勘察、預算、審批手續辦理時間,盡快完成抄表到戶改造工作。
嚴格落實供電管理責任制,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轉供電電價,減輕企業、商住戶電費負擔。電力企業要嚴格執行國家電價政策和規定;轉供電主體嚴禁代征代收各種不符合國家規定的價外收費。對已公布的違法加價、收費項目,必須立即糾正、停收。如拒不執行國家政策,一經發現,公開曝光堅決處查,追究相關單位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六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