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10日,黃山市質監站組織相關評審專家現場查看黃山高新區梅林大道改造提升工程,經過前期對企業申報項目的初審,專家組核查工程資料,聽取匯報、現場檢查、復查,該工程項目通過了市優質工程的評選現場核查工作,下一步將進行公示。
作為園林景觀類,該項目創優在黃山市近幾年還是第一個。據知,黃山高新區梅林大道改造提升工程自今年投入使用以來,社會各界評價良好,苗木養護到位,故對該項目申報黃山市優質工程獎(“迎客松”杯)。
梅林大道是連接黃山高鐵北站、黃山高新區的主干道,是游客下高鐵后的“第一印象大道”,也是黃山市重要的對外門戶。該項目全長7.3公里,綠化面積約32.6萬平米,改造內容主要涉及綠化工程、景觀照明、給排水工程、標識標牌和園路廣場。
由于路段長,要確保景觀效果,苗木養護要求相對較高,尤其是今年持續干旱的天氣影響下,在該項目中所應用的新工藝、新技術克服了難題。其中,應用了企業自主研發的病蟲害診斷系統,通過病蟲害信息的采集、管理、共享和應用服務,病蟲害診斷系統收錄了病蟲害專家和162種常見病蟲信息,可實現病蟲害遠程診斷、智能診斷和病蟲害查找等功能,提高病蟲害診斷的速度和準確度,為施工員及養護人員提供了便捷的病蟲害診斷方式;為了提高苗木的灌溉速度,提升苗木養護效率,應用了企業自主研發的實用新型專利“移動可調式灌溉管路系統”,降低滴灌的成本解決了苗木因灌溉不及時導致死亡的問題,保證了移栽和養護苗木的成活率。
梅林大道改造提升項目不僅僅局限于道路的交通功能,而是將時代創新、綠色生態、地域特色融入其中,在提供人們欣賞、滿足游憩功能的同時,借鑒中國古典園林的營造手法,通過多形式景觀置石的營造,傳承中國古典造園韻味,給人以人生哲理的思考,在環境中感知積極向上的精神動力,使“道法自然,林境之韻”的梅林大道成為黃山市首屈一指的景觀門戶大道。
王舒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吳永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