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國家統計局無為調查隊獲悉,根據國家統計局無為調查隊集貿市場農產品價格調查顯示,11月份無為集貿市場仔豬價格60元/公斤,環比下跌14.3%,活豬價格34元/公斤,環比下跌10.5%,豬肉價格48元/公斤,環比下跌17.2%。
進入11月份以后,原本養豬人期待會迎來豬價像10月份一樣的“瘋狂”上漲,想不到的是不僅沒有上漲,反而還開始下跌。據養殖戶反映,從11月初豬價開始下跌,截止到11月25日豬價已經連著跌了10多天了,生豬的均價從20元/斤的“天價”跌到了17元/斤出頭,市場豬肉價格也從30元/斤出頭跌回24元/斤,重回“20”時代。
據了解,近期豬價下跌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豬肉進口的顯著增加和冷凍肉投放市場的量增加,豬肉供應緊張局面得到緩解;二是壓欄豬集中上市。由于壓欄時間較長,又進行了二次育肥,不少毛豬單重已經超過150公斤。如果繼續壓欄,將進一步增肥,肥肉過多,老百姓不太能接受。因此,已推遲了一兩個月出欄的毛豬集中出欄,增加了市場的豬肉供給量;三是從10月份開始,全國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已經止跌回升,生豬存欄環比降幅明顯收窄,生豬生產整體進入了止降回升的轉折期。
預計隨著元旦、春節的臨近,四季度又是豬肉消費的旺季,南方進入做臘肉的時期,終端豬肉消費量將大幅增加,豬價仍有回升的空間,但上漲空間不大。因為目前凍品的庫存量還比較大;禽肉、牛羊肉的供給比較充裕,豬肉進口在12月份還將會繼續增加,春節前整體上肉類的供給還是比較充裕的。
童思宇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孫芮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