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10月31日從六安市人民政府發布了解到,10月31日,六安市發改委介紹了六安市特色小鎮建設情況。
六安市特色小鎮獲批情況
特色小鎮主要是指在幾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產業、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融合、不同于行政建制鎮和產業園區的創新創業平臺,面積一般在1平方公里左右,是集“產、城、人、文、游”于一體的新型企業社區,具有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制“新而活”的特點。當下,特色小鎮建設正作為我國的經濟新熱點迅速崛起,已經不再是一個普通的經濟學概念或者行政學概念,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集產業、文化、旅游和社區功能于一體的經濟發展引擎,它是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的重要結合點,也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2017年,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特色小鎮建設的意見》,提出培育和規劃建設80個左右產業基礎良好、生態環境良好、公共設施完善、規劃布局合理的省級特色小鎮作為樣板。其中, 產業類特色小鎮,主導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速達15%以上,3年建設期滿后,每平方公里年主營業務收入不低于2億元; 文化、體育和旅游類特色小鎮,主導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速不低于10%,3年建設期滿后,每平方公里年主營業務收入不低于5000萬元。
截止目前,六安市共有3個特色小鎮先后獲批,文旅類有霍山上土市溫泉小鎮,產業類有霍山太平畈石斛小鎮和金寨天堂寨旅游電商小鎮,實現了小鎮類別全覆蓋。今年六安市又有金寨大灣慢谷幸福小鎮、南山運動休閑小鎮、霍山佛子嶺迎駕生態小鎮和丁集婚紗小鎮等4家小鎮通過省初步篩選,目前已進入第三批省級特色小鎮評審階段。
六安市特色小鎮建設情況
近年來,六安市扎實推進特色小鎮培育,推進全市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共同發展。
一是注重規劃引領。在市“十三五”規劃、《六安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和《六安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16-2020)》中明確提出打破行政界限,因地制宜著力打造特色小鎮。2018年修訂《六安市五大發展行動計劃》時,將培育特色小鎮作為重點工程加以推進。
二是加強特色培育。根據各地資源稟賦,因地制宜謀劃建設特色小鎮。依托體育、電商、教育、石斛等優勢產業培育了毛坦廠教育小鎮、霍山石斛小鎮、天堂寨旅游電商小鎮、南山運動休閑小鎮、丁集婚紗小鎮等產業類特色小鎮;依托皖西獨特的紅色文化與山水文化等培育了霍山上土市溫泉小鎮、獨山將軍小鎮、金寨大灣慢谷幸福小鎮等文旅類特色小鎮。
三是強化示范建設。將已獲批的省級特色小鎮打造成全市亮點。一方面嚴格考核評估、規范小鎮建設,防止重申報輕建設現象,一方面加大宣傳力度、強化政策支持,落實政府各部門對特色小鎮的支持,小鎮建設成效明顯。
霍山縣上土市溫泉小鎮致力打造“特色天然資源+休閑度假”型特色小鎮,計劃總投資21億元,已累計完成投資14.3億元,目前累計接待游客80萬余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2億元,帶動周邊家庭旅館、民宿、農家樂蓬勃發展,解決周邊群眾就業2000多個崗位,直接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5戶,260人實現穩定就業,戶均增收3.5萬余元,茶葉、土雞蛋、黑毛豬、紅燈籠泡椒、陡沙河粉絲,中藥材等農特產品日益暢銷,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吃上“旅游飯”,走上富裕路。
金寨縣天堂寨旅游電商小鎮按照“互聯網+生態農業+生態旅游”思路,加強傳統民俗和手工業制品的傳承和研發,豐富極具當地色彩的旅游紀念品,帶動電商發展。小鎮搭建了“金寨電商扶貧超市”平臺,建設電商創業街和標準化扶貧驛站,計劃總投資13億元,已累計完成投資3.85億元。截至目前小鎮從事電商的企業和個人共235家,從業人員超過500人,包括扶貧驛站、美團、農村淘寶、京東、電子商鋪、涉旅企業等。
霍山縣石斛小鎮打造“特色歷史人文+農業加工制造+健康養生”型特色小鎮,計劃總投資10億元,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2.85億元。小鎮以天下澤雨、九仙尊、長沖中藥材等龍頭骨干企業為核心,緊密聯合其他中小企業,打造科技型企業集群。同時探索“租金+股金+薪金”扶貧機制,小鎮100多家石斛企業共流轉土地山場10000多畝,流轉費用每年達500多萬元,惠及700多戶群眾,并且可以50年長久收益,其中152戶貧困戶每年拿到土地流轉費用達90多萬元。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促進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緊盯產業導向,用好產業政策,圍繞溫泉、霍山石斛和電商等產業,做好產業文章,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加大霍山石斛等特色產品的種源保護力度,擦亮小鎮品牌,提升小鎮內涵。同時加大科研力度,挖掘特色產品價值,做好技術或是特色資源和市場的對接,將優勢資源轉變成為產業競爭力。
二是繼續加強特色小鎮謀劃。重點是圍繞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集聚區,按照節約集約發展、多規融合的要求,謀劃打造以新興產業為定位的特色小鎮。同時圍繞六安茶谷、西山藥庫等平臺和優勢傳統產業,謀劃培育具有地方印記的特色小鎮。聚焦資源稟賦和主導產業,強化招商引資,聚力“招才引智”,讓小鎮成為投資發展的熱土、創新創業的福地。
三是嚴格規范特色小鎮建設。規范特色小鎮建設,避免一哄而上,對盲目建設的小鎮進行清理,淘汰一批概念炒作、基礎不牢、對特色小鎮內涵缺乏理解的小鎮,以及過度依賴房地產的小鎮,同時避免千篇一律、東施效顰,真正做到打造精品,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加強小鎮功能配套設施建設,在改善小鎮周邊交通、環保、環境、供水、供電、供氣、弱電等配套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拓寬融資渠道,加強銀企對接,為特色小鎮建設主體企業提供更豐富的融資渠道。
陸政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客戶端記者 竇祖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