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國家統計局無為調查隊獲悉,據無為縣農產品生產者價格調查數據顯示,二季度,無為小麥均價1.97元/公斤,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20.1%。
據了解,今年小麥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一是天氣整體有利于小麥生長。今年小麥前期長勢較好,播種期比往年提前,小麥冬前生長量充足,綠葉數和分蘗數適中,2月份受連續陰雨天氣影響導致小麥生育期較常年推遲3-5天,后期陽光充足,生育期縮短,總體長勢略好于常年。整體來看今年春季雨水較多,大多數田塊以濕度中性為主,無為縣農戶種植小麥經驗豐富,切實加強了田間溝渠清理疏通的措施,在田內每隔一米五有一道深20cm左右的瀝水溝,基本能夠達到“雨停田干”的要求,既保障了小麥生長所需的水分,又有效防范小麥發生澇漬災害。
二是小麥赤霉病發生程度較往年輕。據無為縣農委5月5日調查,今年無為赤霉病穗率6-32%,平均15.6%,病指1.5-7.5,平均4.2,分別是2018年同期的56.9%和53.2%。2018年成熟期天氣不好,不利于淀粉生成,部分農田小麥赤霉病情況較重,品質下降,造成去年小麥價格偏低;而今年無為天氣條件較好,赤霉病發生程度較往年輕,有利于小麥生長,小麥的品質較好,自然價格上漲。
三是去年小麥種植戶收割集中,集中售糧,收購商存在壓價行為,造成去年小麥價格偏低。
童思宇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孫芮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