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六安市人民政府發布12日發布,六安市教體局7月12日就2019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重點進行解讀。
為認真做好2019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規范辦學行為,維護招生秩序,六安市教體局及早部署安排,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文件精神,結合實際,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六安市2019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方案,并于5月底下發各縣區。
一是劃片就近入學。原則上戶籍在本縣區或本城區,符合“兩個統一”(適齡兒童少年與法定監護人戶籍在一起并單獨立戶,適齡兒童少年戶籍與實際常住地相一致)的適齡兒童少年按劃定學區入學。
對婚后無住房一直隨父母或岳父母三代同住一處的家庭,其第三代適齡兒童少年中有一名可視為與父母單獨立戶,在實際居住地學區公辦學校入學。其他情況形成的本人戶籍與常住地不一致的兒童少年,一律在常住地(須憑房產證明材料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就近入學。
根據六安市住建委、市教育局等七部門《關于加快推進非住宅商品房去庫存的意見》(六建房函〔2018〕190號)規定:公民個人購買商住公寓或酒店式公寓入住,可享受住宅商品房戶同等義務教育入學政策。
二是入學年齡要求。原則上小學入學年齡為當年8月31日前年滿6周歲,在學校有學位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放寬,但必須是截至當年12月31日之前年滿6周歲的兒童。
對于放寬年齡入學,學校必須公開規范辦理,公告辦法、流程和入學年齡的截止時間。各地、各校不得超班額放寬年齡招收不足齡學生。
三是民辦學校招生??h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將民辦學校的招生納入當地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統一管理,加強對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的指導,規范招生行為。
要引導其合理確定招生范圍和方式,優先滿足本地學生上學需求。
各縣區要在媒體上公布當年具有招生資格的民辦學校名單,依照設立審批時確定的辦學規模和實際辦學條件安排招生計劃。
對于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的民辦學校,可采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
民辦學校招生方案必須報送同級教育主管部門備案后方可施行,招生簡章必須經同級教育主管部門審查后方可向社會公布。
嚴厲打擊民辦初中學校招生搖號后的買號賣號行為和亂收費行為。
四是特殊兒童入學。做好對留守兒童、孤兒、殘疾兒童及貧困家庭、特別是建檔立卡家庭兒童的入學和關愛工作。
要摸清底數和情況,關愛到人,確保每一個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鄉鎮寄宿制學校要優先安排留守兒童和家庭貧困兒童住宿。
各地、各校要繼續大力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積極做好殘疾兒童少年入學工作,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和質量。
積極推進融合教育,依法保障能夠接受普通教育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就便隨班就讀。
“一人一案”落實好殘疾兒童少年開展送教上門工作,切實保障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五是隨遷子女入學。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切實簡化優化入學流程和證明要求,方便隨遷子女入學。
持有六安市居住證人員的適齡子女,可以在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由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持本人身份證件、居住證明、就業證明以及兒童、少年的身份證明材料等(具體材料由各縣區確定),向居住地所在入學區域的學校提出就讀申請。學校因學位限制無法接收的,由所屬縣區教育主管部門統籌安排到相對就近的學校就讀,實行混合編班和統一管理。
外來投資者和高級人才子女入學。由各縣區根據市、縣區招商引資和高級人才引進有關文件要求出臺具體政策。
六是軍人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入學。各地、各校要根據《六安市貫徹落實〈軍人子女教育優待辦法〉實施細則》(六教秘〔2013〕94號)、《六安市公安局六安市教育局關于貫徹落實安徽省公安廳安徽省教育廳皖公政治〔2013〕347號精神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教育優待工作的通知》(六公政治〔2018〕167號)要求,落實軍人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入學優待政策。
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入學政策按照《安徽省應急管理廳安徽省教育廳關于切實做好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及其子女教育優待工作的通知》(皖應急〔2019〕61號)執行。
七是招生入學時間。全市公、民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行同步招生,任何學校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選擇生源。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于8月10至8月31日進行招生。9月1日開學,新生報到入學。
陸政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竇祖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