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7月5日,歙縣徽城鎮組織人員對問政山山麓區域內兩座建成活人墓依法強制拆除。
歙縣城郊的問政山歷史悠久,風光秀麗,資源豐富,大氣磅礴的千畝竹海、徽風皖韻的民宿群,吸引各地游客紛至沓來,是當地發展鄉村旅游的“新樣板”。但依山而建、道路兩旁的“活人墓”占地毀林,浪費土地資源,又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破壞。
目前,歙縣已在開展殯葬整治(2019-2021)三年行動。該縣依據道路變遷、規劃調整重新劃分禁葬區,建立村級發現制止、鄉鎮組織協調、部門依法查處機制。強化機關事業人員、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喪葬費等資金審查,對存在修建活人墓、白化墳情況的五保、低保戶及親屬,暫緩審批。
該縣還嚴格規范墓碑生產加工市場管理,對違建墳墓依據法律法規從快從重查處。以皖浙1號風景道、新安江沿線、旅游景區景點等區域為重心,以拆除、遷移、覆土、覆綠為手段,強力推進活人墓、白化墳整治,持續減存量、遏增量。對主動自愿整治的,給予200-1000元不等的補助。在全面推進殯葬整治的同時,加快公益性公墓建設。力爭到2021年,建成1座縣殯儀館,各鄉鎮至少建成1座公益性公墓。
該縣采取黨員帶頭、政策宣傳、財政獎補等多樣化措施,全面提升火化率。擴大惠民殯葬政策覆蓋面,對非機關事業單位的歙縣籍城鄉居民遺體火化的獎補1000元,是偏遠鄉鎮居民的再獎補200元,骨灰入公益性公墓安葬的再補助1000元,不保留骨灰的獎勵3000元。力爭到2019年底,城區火化率達100%,至2021年底,所有建制鎮火化率達50%。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永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