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六安市統計局發布6月17日發布消息說,該市2018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快速增長。
記者從該發布了解到,2018年,六安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75671元,較上年增加12667元,居全省第4位,同比名義增長20.1%,增速居全省第一位,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8.1%。
一、經濟平穩運行奠定堅實基礎。2018年,全市經濟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呈現平穩運行態勢,十九個行業門類的平均工資較上年均有所增加。從工資絕對數看,年平均工資位居前三位的行業分別是金融業109831元,教育行業106321元,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04596元,分別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45倍、1.41倍和1.38倍。從工資增長情況看,年平均工資增量位居前三的分別是教育(3.8萬元),農、林、牧、漁、業(1.9萬元),文化、體育和娛樂業(1.6萬元);年平均工資增速位居前三的分別是農、林、牧、漁業(63.9%),教育(56.5%),建筑業(40.2%)。
二、政策改革調整拉動工資增長。2018年六安市積極落實《關于實行財政轉移支付與中小學教師待遇優先保障政策落實掛鉤的實施意見》,補發中小學教師2015年、2016年度一次性獎勵,發放2017年度一次性獎勵,帶動教育行業工資快速增長。2018年六安市教育行業年平均工資由上年的6.8萬元增長到10.6萬元,拉動該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增長8.2個百分點。
此外,2018年六安市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推動文化、衛生、公共管理等相關行業工資快速增長。2018年全市衛生和社會工作,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兩個行業的年平均工資分別為9.5萬元、8.1萬元,較上年分別增加1.1萬元、1.4萬元。同時,該市自2018年11月上調最低工資標準,月最低工資標準由原來的1250元、1150元上調至1380元、1280元,為低收入群里提供托底保障,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增長。
雖然2018年六安市平均工資增長較快,但鑒于教育等行業在2018年補發了往年的獎金,導致相關行業平均工資增速較快,預計明年這些行業的年平均工資增速會有所減緩。
平均工資數據是一個地區或行業工資水平的綜合反映。依據國家統計制度規定,平均工資包括了從個人工資中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個人繳納部分。而現實生活中,大家對工資的概念通常理解為稅后工資,或者實發工資,因此平均工資水平及增長會與個人感受存在差距。
陸政訊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竇祖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