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5月13日,天長市24歲姑娘陳曉娟成功捐獻270ml造血干細胞。據了解,這是全國8323例,安徽省第172例,滁州第13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懵懂期初涉公益 從此踏上精彩人生路
陳曉娟今年24歲,是天長市人社局的一名見習生,也是該市紅十字會的“老朋友”、一名“資深紅十字志愿者”。
當時還在讀高中的她,經常在閑暇跟著干媽報名參加紅十字志愿服務活動,跟著大人們一起走上街頭用歌聲為四川雅安地震災區募捐籌集善款;走進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學包餃子、幫助打掃衛生、為老人們表演節目;下鄉宣傳無償獻血和捐獻造血干細胞;宣傳節能和愛護城市環境……
直到她去外地上大學才轉移了服務陣地,活躍到學校的各類志愿服務活動中。干媽的領路幫助還處于懵懂期的陳曉娟推開了公益的大門,踏上與同齡人不一樣的精彩人生之路。陳曉娟說:“我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所獲得的價值感、幸福感是很多身邊同學無法感受到的,我奉獻,我快樂!”
留取8ml血樣 用特殊方式慶祝“成人禮”
在宣傳無償獻血和捐獻造血干細胞過程中,陳曉娟漸漸認識到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意義和目的。
她意識到:如果多一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便能給那些飽受病痛折磨的血液病患者多帶去一份生的希望,減少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想救人”這一信念也慢慢地植入她的腦海,擱在了她的心里。
18周歲生日這一天上午,她迫不及待地邀請干媽陪著自己一起去獻血車留取8ml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用這樣特殊的方式來慶祝自己的“成人禮”。
6年堅守終圓夢,義無反顧勇救人
陳曉娟知道捐獻造血干細胞能夠配型成功的幾率很小,她曾說:“如果我能夠配上型該是多么幸運啊!”經過漫長的等待,她平靜的生活終于有了驚喜。
她的舅舅于今年2月初接到紅十字會電話,當時他并不知道紅十字會為什么尋找陳曉娟,當心有疑惑的舅舅告訴曉娟說:“紅十字會在找你,你知道什么事嗎?“曉娟立刻興奮地回答:“我差不多知道是怎么回事,我終于等來了盼望已久的消息!”。
因為,在她心里一直存放著“中華骨髓庫”這幾個字。她立即拿起手機跟紅十字會取得聯系,當紅會工作人員告訴她捐獻造血干細胞初配成功,詢問她是否愿意進行捐獻時,她沒有半點猶豫地回答說:“行,我愿意!”。
回家后,她便主動地做爸爸媽媽的思想工作,向他們講解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方式,帶他們在網上查看有關捐獻的新聞報道和視頻,消除他們心中的顧慮和擔心。
她說“我捐獻造血干細胞是去救人,這個人是家庭的‘頂梁柱’,我救他也是挽救了一個家庭啊!”在陳曉娟的努力“公關”下,父母和親人們都非常理解和支持她的捐獻決定。“你是大孩子了,我們從小到大都教育你明事理、識大體,想想我們其實要的就是你現在的這個樣子,我和你爸都支持你!”2月23日,陳曉娟在媽媽的陪同下再次抽取血樣進行高分辨率檢測。
“配型真的很難,這也是我和那位哥哥有緣呢。我一定要珍惜這個緣份,掃除一切‘攔路虎’來挽救那位哥哥的生命。”陳曉娟之前多次因體重不達標而獻血失敗,這些經歷讓平時特別愛美的姑娘在高分檢測一結束,就開始努力增加飯量,加強身體鍛煉,默默地為順利捐獻努力著。
5月8日,陳曉娟如同出征的英雄,在世界紅十字日這一特別有意義的日子里趕赴合肥,用行動完美地詮釋了“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
“捐了,我也就安心備考了,然后努力去完成我人生中的第二件大事——找工作。”5月13日上午,陳曉娟成功捐獻270ML造血干細胞,成為安徽省第172例、天長市第2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當她將“生命的種子”遞交給患者方的醫護人員的那一刻,纖柔美麗的陳曉娟像極了行走在江湖中的英雄俠士。
趙寶華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素健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