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阜陽市有關部門獲悉,阜陽市城鄉建設局近日發布該市城區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效果情況:阜城城區22條黑臭水體經過治理,有19條初見成效。今年,這19條河流將實施長制久清治理措施。
據了解,阜城水系綜合整治(含黑臭水體治理)PPP項目,是將阜城205平方公里范圍內的45條內河打包進行治理。
2017年7月底,阜城水系綜合整治(含黑臭水體治理)PPP項目標段二開工,意味著整個項目正式啟動。標段二建設內容包括27條河道工程等,要求22條黑臭水體要在2017年度內全面開工,其中14條黑臭水體治理在當年底要初見成效。所謂“初見成效”,就是指河道初步消除黑和臭。2017年,阜陽市先期對14條黑臭水體進行了清淤、截污、打撈垃圾等初步治理,這14條黑臭水體順利通過初見成效復核。
目前,2018年新開工的東清河、老泉河等8條黑臭水體已有6條完成初見成效治理階段的工程,其中5條于2018年12月通過省生態環境廳、省住建廳專項督查驗收。加上2017年完成治理的14條河流,阜陽市城區已累計完成19條黑臭水體治理,消除黑臭比例86.36%,超過國家要求的80%治理目標。今年,阜陽市計劃推進19條已初見成效城市內河實施長制久清治理措施,另外3條黑臭水體達到初見成效目標。
內河實施長制久清的措施包括:實施水系連通工程,讓水系變活。比如,西清河和一道河之間、華橋溝上游,以及潁東和城南的部分河道,與其他水系就無連接,有斷頭現象,需要通過實施閘、壩、堰等工程,讓水系相連。
實施水生態修復,在河內種植水草,放養水生動物和微生物,凈化水質。
建設排澇泵站,提高城區防洪排澇能力。實施水景觀工程,在沿岸高標準綠化及設置景觀小品,讓阜城內河風光如畫。
城區19條“初見成效”河流
潁州區12條:
西城河(河濱路-南城河,2.2公里);
東城河(河濱路-南城河,2公里);
西清河(臨泉路-八里松路,4.4公里);
中清河(臨泉路-八里松路,4.4公里);
東清河(二里井河-八里松路,3.4公里);
一道河(中南大道-東清河,3.1公里);
二道河(老阜南路-京九鐵路,5.2公里);
老西清河(機場路-一道河,3.2公里);
七漁河(泉河-機場路,6.7公里);
六里河(七漁河-老阜南路,2.4公里);
七里長溝(紅旗中學-潁河,3.32公里);
華橋溝(復興大道-潁河堤壩,4.1公里)。
潁東區4條:
阜蒙河(昊源排放口-昊源排放口向北,1公里);
向陽溝(阜蚌路-太公溝,4.4公里);
濟河(臨沂路-潁東污水廠排放口,6.9公里);
總干渠(北京路-濟廣高速,8.4公里)。
潁泉區3條:
竇棚溝(七漁河-西城河,1.9公里);
龍溝(東坡路-老泉河,2.8公里);
駱家溝(潁河堤-阜蒙河,4.3公里)。
(圖為治理中的老西清河)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王振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