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4月8日,在提心吊膽度過4天后,將交通事故傷者送到醫院后悄然溜走的肇事者還是被警方揪了出來。
4月4日16時44分,涇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事故中隊接到110指令:有一位交通事故肇事者將一名傷者送到涇縣中醫院大廳后,趁醫護人員將傷者往急診室轉移的過程中,肇事者逃走了。
接警后,事故處理民警立刻趕到涇縣中醫院展開調查。民警初步調查發現: 4月4日16時10分,家住涇縣城區的王老漢從三角公園買酒后步行返回,行至南華路青弋江路段,被一輛電動三輪車從背后撞倒。事發后,電動三輪車駕駛員將王老漢抱上電動三輪車,送到涇縣中醫院大廳后,肇事者卻悄悄逃走了,并且未留下任何聯系方式。經醫院診斷,王老漢一條腿骨折。
民警深知,事發時正值傍晚,恰逢第二天又是清明節小長假,如果錯過破案黃金期,案件偵破難度將會成倍增加。為盡快破案,交警大隊立即啟動偵破逃逸案件工作預案,迅速成立專案組,爭分奪秒地開展案件偵破工作。專案組民警放棄休息,兵分兩路,一路負責調取肇事車輛行進路線的視頻監控,一路在南華路附近進行摸排走訪,尋找目擊證人。
可是,事發地點是監控盲區,視頻監控根本看不到事故發生經過。所幸,通過社會監控,民警成功捕捉到了肇事者大致的面貌特征。因肇事者是一張生面孔,以此尋找肇事者好比大海撈針,經過大量走訪還是無果而終。面對困境,辦案民警沒有放棄,而是廣開思路,根據電動三輪車上所載貨物是廢品的特征,進一步擴大視頻追蹤范圍,在海量視頻中進行篩查。功夫不負有心人,民警終于在距事發地點約4公里的322省道紀村路口發現了肇事車輛往紀村方向行駛,并且時間與事發時間相吻合。可是,此后再未發現肇事車任何蹤跡。
民警判斷,肇事者極有可能是收購廢品的。于是,民警拿著肇事者的視頻截圖照片,沿著通往紀村的道路沿線各廢品收購點進行地毯式排查。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排查了多個廢品收購點后,4月8日上午,民警終于獲得線索,安徽省渦陽縣男子王某昌具有重大肇事嫌疑。民警馬不停蹄趕到王某昌住處。在王某昌住處,民警一眼就看到了那輛“熟悉”的肇事電動三輪車,民警隨即對王某昌依法傳喚。
據王某昌交代,4月4日下午,其駕駛電動三輪車撞傷王老漢后,及時將王老漢送到了不遠處的涇縣中醫院。因害怕承擔醫藥費等法律責任,抱著僥幸心理從中醫院逃走。不料聰明反被聰明誤,等待王某昌的將是法律的嚴懲。周駿、王響寧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 曹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