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月14日,黃山市黃山區法院發布消息稱,該院執行局春節期間(除夕—正月初七)拘傳15人,結案1件,執行款到位金額7.5萬元。 其中,失信被執行人葉某僅因不到3000元的網絡欠款,與執行法官玩“捉迷藏”,春節期間被逮個正著,最終還款,并承擔所有利息及執行費用。
2017年9月6日,家在黃山區常年在外打工的葉某,通過手機上的網絡平臺借貸人民幣3萬元,借款期限自2017年9月6日起至2018年3月6日止,當日雙方在網上快速簽訂了“快貸借款合同”和“消費金融服務協議”。
到期后葉某未能全部履行還款義務,尚欠2111元貸款,債權方成都某司公申請仲裁機構裁決,仲裁機構對申請人要求葉某償還欠款及支付利息的申請予以支持,并依法作出仲裁裁決。2018年11月,案件進入執行程序,法院依法向被執行人送達了執行通知書,責令其限期履行仲裁裁決書確定的法律義務。然而,被執行人葉某在初次接聽了執行法官電話后,便不再接聽電話,甚至拉黑執行法官的手機號碼。 據查,葉某常年在外打工,五年都沒有回家,通過線上線下查詢,葉某無可供執行的存款和財產。2018年12月15日,法院將葉某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去年年底,法院出動警力尋找,葉某音訊杳然。
正月初七這天,得悉葉某回到家中,執行法官迅速將葉某控制,隨后闡明不履行還款義務的法律后果,迫于法律威懾,葉某付清了全部執行款,案件圓滿執結。
法官提醒,網絡貸款以其足不出戶的快速便捷方式給急需資金的人們帶來了很多便利,但在帶來利益的同時也存在一定風險。誠信在網絡貸款中顯得尤為重要,在你無法履行還款義務時,將要承擔嚴重的法律后果。此外,網絡平臺上的一些網貸公司魚龍混雜,借款時一定要小心謹慎,防止掉進坑里拔不出來。
黃法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永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