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河南一女協警網上倒賣駕駛員車輛信息;廬江縣的張某某利用網絡組織“涉黃直播”……如今,互聯網在帶給人們越來越多便利的同時,也被一些不法分子用到了“邪路”上。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公安機關偵辦的犯罪案件中,超過半數“觸網”,網絡違法犯罪領域也在不斷拓展。昨日,記者從合肥警方“凈網2018”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獲悉,自今年3月以來,合肥警方開展以打擊涉網違法犯罪活動為重點的專項行動,已查獲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6億多條。
協警網上倒賣車主車輛信息
網約車企業員工無意間聽出租車駕駛員說起,有人通過微信購買車輛和車主信息,再違法注冊網約車賬號。合肥警方一查發現,這竟是一條長長的“信息售賣鏈”,而鏈條的源頭,竟是一名河南信陽的派出所女協警。被抓的當天上午,她還賣了30多條信息。
一條線索牽出“信息售賣鏈”
今年3月,某網約車公司安全事業部負責人來合肥出差期間,在乘坐出租車時聽駕駛員說,有微信賬號通過網絡購買公安交管系統內的車輛車架號和車主等資料,再通過違法手段注冊網約車。隨后,該負責人來到合肥市公安局瑤海分局報警。隨即,警方成立專案組。
經過深度研判,專案組發現涉案微信號使用者的真實身份為家住瑤海區的李某,并于6 月21 日將其抓獲。之后,民警通過技術手段,提取了其非法購買車輛信息截圖200 余張。而李某也交代,他每次購買的車輛信息都來自于一個微信備注名為“ru 車管所”的人。警方順藤摸瓜,找到該微信使用者茹某某,其為浙江紹興某社居委聘用人員。茹某某歸案后交代,每次都是從一個微信昵稱為“AO 愛寵寶貝”的人那里購買信息。后經過調查,并在南昌警方的配合下,專案組將該微信號實際使用人鄒某抓獲。
然而,專案組再次調查發現,鄒某也并不是這些信息的真正源頭,其也是從一微信名為“tianbao5201121”的人那里購得。經過調查,專案組民警輾轉河南信陽,在當地一派出所將此微信號實際使用者協警張某某抓獲。抓獲時,張某某正在通過網絡販賣車主、駕駛員信息。
環環加價仿冒注冊網約車
經過審訊,張某某交代,她也是在一次偶然機會下,通過工作獲取了車主、駕駛員的信息,經不住誘惑開始販賣信息。“就在抓捕的那個上午,她已售賣了30 余條。”辦案民警告訴記者,信息經過這些人的頻繁倒手后,價格也水漲船高。張某某一條賣10 元,而鄒某和茹某某等人購買后再加價一二十元售出。等到李某這一環節,他根據車主、駕駛員信息所在地不同,倒賣并幫助注冊售賣網約車賬號,一條收費高達200~600 元不等。此外,這些人為了逃避打擊,經常更換手機,消除違法記錄。
據李某交代,他一般幫助駕齡不夠的車主,通過購買與注冊人同名的駕駛員信息進行仿冒注冊;對一些車輛超齡的車主,他通過購買同型號、同顏色的其他車輛信息進行仿冒注冊;而對于車輛歸屬地不符的車主,則是購買相似車牌號車輛信息進行仿冒注冊,通過這種方法獲利4萬余元。
目前,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4 名,案件已移交給轄區檢察院審查起訴。
合肥警方
“凈網2018”成績單
◎破獲黑客攻擊破壞類案件10起、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17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13 人
◎查獲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6億多條
◎偵破其他各類涉網犯罪案件1853 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71 人
(今年3月至今)
合公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趙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