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年45歲的史曉玲是一名腦癱患者。多年前,父母相繼去世,曉玲的生活無法自理,陷入困境。2013年,她遇到了保姆劉訓珍大媽。五年來,劉大媽像對待女兒一樣照顧著曉玲。去年10月,劉大媽去上海做手術,怕曉玲沒人照顧,于是帶著她一起到上海。面對劉大媽的照顧,曉玲親切地稱她為“老媽”,并用文字記錄下點點滴滴的感激。
“老媽為了我失去自由”
“我的老媽一開始是以保姆的身份出現的,我和她從沒有什么距離感,反而越來越親。”史曉玲筆下的“老媽”指62歲的劉訓珍。2013年至今,劉大媽像對待女兒一樣照顧著曉玲。
給曉玲喂水喝,劉大媽用毛巾接著。
雖然和自己非親非故,但在曉玲心里,“老媽”劉訓珍是自己最親的人。“老媽為了我失去自由,因為我生活不能自理,完全離不開人。”
曉玲家住合肥市第三人民醫院宿舍區。10月13日下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與來自浙江樂清籍的愛心人士吳曉輝,一起來到曉玲的家看望她。曉玲正坐在客廳看電視,劉大媽坐在一旁陪伴。記者注意到,劉大媽將家中收拾得井井有條,窗明幾凈,廚房衛生間干干凈凈的,兩人睡的大床上,被子疊得很整齊。“這么長時間了,她一直喊我老媽,我對她感情很深,也放心不下她。”劉大媽說。
“去哪兒都會把她帶著”
沒來合肥前,劉大媽在肥東白龍鎮老家開車,后來歲數大了不再開車。2012年下半年,經人介紹,劉大媽來合肥一家飯店打工。
一次回老家休息時,劉大媽接到老鄉的電話,“說有個殘疾人,會電腦,會寫詩,需要一個照顧她的人。”劉大媽來到曉玲住處,在轄區社居委負責人協調下,開始照顧曉玲。“起初我以為照顧她的費用是社居委出,但過了兩三天才知道這個錢是曉玲自己出。”劉大媽說,這筆錢曉玲斷斷續續地給,有時強撐著給錢。從去年4月開始,劉大媽便不再讓曉鈴給錢了。“我說曉玲你不要害怕,既然答應照顧你,我只要有力量,就會一直照顧下去。”采訪中,劉訓珍告訴記者,目前曉玲的遺屬補助加上低保在一起,每月不到1700元。
從接手照顧曉玲起,劉大媽始終沒離開過,每年春節都和曉玲一起過,“去哪兒都會把她帶著。”2017年10月,劉訓珍感到心臟不適,在兒子、女婿的幫助下,她帶著曉玲前往上海做手術。“我放心不下曉玲。她生活太艱難了,離不開人照顧。”
“這幾年我過得最快活”
劉大媽告訴記者,她剛接手照顧時,曉玲又黑又瘦,還經常摔跤受傷,如今身體結實了很多。每天上午9點前,劉大媽趕在曉玲起床前去菜市場買菜,買完菜幫助曉玲穿衣起床。
吃飯對曉玲來說是個大問題。因身體不受控制,每次吃飯,曉玲的頭都要來回擺動不停。劉大媽則耐下心來,一勺一勺地喂。曉玲喝水時,劉大媽會用毛巾在嘴下面接著,防止水灑到衣服上。
曉玲在文章中表示:“說句心里話,這幾年我過得最快活。”
“我們走到一起是緣分”
采訪中,曉玲把記者喊到電腦邊,打開一篇名為《遲到的母愛》文章。文章表達了曉玲對“老媽”劉訓珍的感激之情。“老媽,你為了我付出一切,這是用金錢無法償還的。”
“去年曉玲擔心我手術后會離開她,我寫字給她說;‘曉玲不要怕,有老娘’。”劉大媽說,她和曉玲走到一起是一種緣分,照顧曉玲是她自己做的決定。“只要我有力量,就會照顧好她。”
采訪中,記者得知曉玲原先的輪椅損壞了,希望能有一臺新輪椅。“劉姐的愛心令我很感動,她一直默默無聞地照顧著史曉玲,我們也打算長期幫扶史曉玲,力所能及滿足她一些心愿。”當得知史曉玲需要一臺新輪椅,浙江樂清籍愛心人士吳曉輝表示正在和身邊公益伙伴們商量,滿足史曉玲的心愿。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許佳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