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技術工人的培養需要全社會的關注,以推動這一“缺口”逐漸彌合。記者了解到,目前安徽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正處在頂層有設計、前進有指向、地方有政策、發展有后勁的歷史機遇期。預計2021年,我省技工總量達到550萬人,其中具備高級以上技能水平的技工達到180萬人。
職業院校
每年輸送近50萬人才
省教育廳職業與成人教育處處長朱彤表示,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
省教育廳會同省直相關部門,在職業教育市級統籌、生均撥款制度建立、中職學校布局結構調整等方面先后制定出臺了 40 多個配套政策文件。其中,職業教育市統籌縣整合、調整優化布局結構、規范中職學校類別名稱、建立各類中職學校網上統一招生錄取平臺等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
記者了解到,全省 229 所中等職業學校和 74 所高職院校開展了校企合作,2831 家企業參與,建立兼具生產與教學功能實訓基地 833 個,校企共建技術工藝、產品開發中心 48 個,實驗實訓平臺 100 個,技能大師工作室95 個。積極探索現代學徒制,省、市級試點院校149所,其中12所院校獲批國家級試點。產教融合發展、校企協同育人的格局初步形成。
據介紹,通過示范引領,職業院校發展水平不斷提升,一批院校成為國家示范專業、現代學徒制、信息化建設等改革試點。5 年來,我省職業院校每年向社會輸送技術技能人才近50 萬人;中職畢業生“雙證書”獲取率一直穩定在 89%以上,就業率多 年 保 持 在 97% 以 上 ,近60% 的 畢 業 生 在 本 地 就 業 ;高職院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始終保 持 在 89%以 上 ,高 于 全 國 平均水平。與此同時,我省職業院校堅持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面向社會各類群體,大力開展就業創業、技能提升和轉崗 等 培 訓 ,每 年 達 80 萬 人 次 ,一大批通過職業教育培訓的新興勞動力,實現了就業夢、創業夢。
到2021年
全省或有550萬技工
省人社廳職業能力建設處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省委、省政府圍繞打造創新型“三個強省”,統籌推進“三重一創”、制造強省、科教大省、技工大省建設,早在去年就出臺了《支持技工大省建設若干政策》等 4 個系統集成文件,并將技工大省建設作為制造強省建設的重要支撐加以定位指向。
合肥是省城,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備受關注。記者從合肥市人社局了解到,當前合肥正多措
并舉,完善政策,為加快發展、轉型升級提供了堅強的技能人才支撐。2011 年以來,合肥共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 63.8 萬人次,比“十一五”期間培訓26.5萬人次增長了 140.7%;培養高級工 17.6萬人、技師和高級技師10991人,比“十一五”期間培養高級工 2.4萬人、技師和高級技師3769人增長了 633.3%和 191.6%。目前合肥技能人才總量 89.1 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8.3萬人。
我省人社部門正在大力推行終身職業培訓,實施精準技能培訓計劃,面向貧困勞動者、農民工、高校畢業生、退役士兵等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基本消除勞動者無技能從業現象 ,有 效 緩 解 結 構 性 就 業 矛盾。爭取到 2021 年,全省技工總量達到 550 萬人,其中具備高級 以 上 技 能 水 平 的 技 工 達 到180 萬人。
待遇:核心骨干比肩副總
技術工人的工資到底有多少?
記者從省人社部門了解到,一般技術工人的工資平均每月在 4000 至 6000元。在一些省屬的企業中,技術核心骨干的工資甚至可以參照單位的副總,拿到15至20萬的年薪。
在一家知名省屬企業的工作報告中,記者看到,在薪酬制度上,他們對中級及以上技能員工執行較高技能津貼,高級技師最高津貼每月可達到1500元。在開展師帶徒培訓中,每培訓合格一名徒弟,給予高級技師2000 元、技師 1500 元、技術骨干 1000元的一次性獎勵。
培養:人才有用武之處
安徽蕪湖技師學院副院長李華認為,人才培養需要一個暢通的出口。為此在專業設置上,學校要瞄準本地市場。隨著蕪湖航空產業園和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該校在傳統的數控專業基礎上,還通過市場調研增設了飛機維修、材料等專業,“我們有學生就進入了產業園中的中電科蕪湖鉆石飛機制造有限公司,不僅就業前景好,待遇各方面都不錯。”
江淮汽車集團公司培訓中心劉家偉科長告訴記者,在破解“用工荒”的問題上,江淮汽車集團還成立了企業大學,下轄安徽汽車工業技師學院和安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這也成為公司員工的主要來源渠道,每年都有1000人左右優先分配到集團,成為公司高技能人才選拔培養的優質后備池,保障了企業發展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前途:打造發展雙通道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教育科科長助理江山表示,目前正規的企業都有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可以幫助員工夯實基礎,立足于崗位發展。從技能崗位轉向技術崗位,甚至技能專項管理崗位都是能夠實現的。一些核心技術骨干的收入也能夠達到公司中層管理人員的工資水平。
“我們正在推動內部評選工匠、勞模,并為技能人才建立了一個暢通的員工職業發展雙通道。”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人才發展主管房勝永說,公司建了一個百人梯隊人才庫,技術員工可以有雙通道發展,一是技術方向,二是管理方向。讓技術人才有奔頭,有前景。
本組稿件由 李冬梅 孫薇 束雨薇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 鐘虹 采寫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