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客戶端訊 上廁所一頭栽倒,呼吸心跳全停了;誤吸食物入氣管,呼吸心跳又沒了。十天之內,72歲的張豐(化名)連闖鬼門關兩次,幸運的是都被安醫大四附院的醫護人員成功拉回。
持續30分鐘的心臟按壓,只為你的心跳
日前,張豐因食管癌入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楊春為其進行了手術,手術非常成功,一周后準備出院。
可就在這時,意外發生。6月2日早上8點多,張豐起身上廁所,十幾分鐘過去了,仍不見出來。家人推門一看,發現他已經歪倒在地上,全身發軟,沒有了呼吸與脈博。
“救命!誰來幫幫忙!”張豐的老伴大聲呼喊求救。正在查房的楊春第一時間跑到張豐身邊。發現老人無意識、大動脈搏動消失無心跳。楊春沒有一秒猶豫,立即與其它醫護人員一起為老人實施一系列的搶救,心臟按壓、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反復靜注腎上腺素等。
“只要有一絲絲希望,我們都不能放棄。”楊春說,最終,在長達30分鐘的緊急搶救后,張豐終于恢復了自主心跳,繼續監測了約10分鐘,患者的生命體征穩定后,被送入ICU繼續搶救。
“胸外按壓標準是100次~120次/分鐘,30分鐘的時間里,進行了3000多次按壓。”楊春說,“堅持不懈的心肺復蘇,是張豐獲救的重要因素。”
經過及時救治,張豐昏迷7個小時候完全蘇醒,第2天成功脫機,胃腸功能恢復;第3天順利拔出氣管插管,6月9日,順利出院。
再次上演“生死時速”,跑贏了死神
勇闖鬼門關的張豐,本以為這下可以回家好好調養,誰想危險再次降臨。6月19日下午2點多,剛吃完午飯不久,張豐躺下午休。“我們先是聽到一陣劇烈的咳嗽,跑去一看,人已經說不出話來,急忙打120送到醫院”,張豐的家人說。
急診科接診醫生回憶,張豐到醫院時,已是全身發紫,瞳孔散大,幾乎沒有了生命體征。聞訊趕來的楊春再次與急診科醫護人員聯手進行搶救。
心肺復蘇,并打開呼吸通道,為病人做氣管插管,緊張搶救了15分鐘后,心電監護儀出現一個類似正常的波形,這讓楊春看到了希望,他堅持為病人做心臟復蘇,在藥物和按壓的共同作用下,張豐漸漸有了心跳,隨之血壓回升,循環、呼吸穩定,血氧飽和度均有好轉,搶救過程近40分鐘。之后,張豐被送往ICU重癥監護室。
“送入ICU時,患者心跳和呼吸都非常微弱,隨時有再次心臟驟停的可能。”楊春介紹說,為此,醫院立刻對該患者建立中心靜脈通道靜脈應用強心藥物,及繼續呼吸機輔助通氣。
張豐昏迷15個小時候完全蘇醒,患者再次得到了康復,6月25日出院。
出院前,張豐在家屬的攙扶下,執意來到醫生辦公室和護士站,向參與搶救的部分醫護人員不停地豎起大拇指,醫護人員也紛紛祝他早日康復。
急救小貼士>>>
心源性猝死病人的黃金搶救時間只有4分鐘
安醫大四附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楊春說,“心源性猝死病人的黃金搶救時間只有4分鐘,心肺復蘇時間是挽救生命的關鍵,如果在心跳停止4分鐘內正確實施心肺復蘇急救,搶救成功率可達50%。如果心跳停止后10分鐘才實施急救,搶救成功的幾率不到1%。病人能成功救治離不開醫護人員的及時搶救,是大家共同創造的一個生命奇跡……”他建議市民日常應掌握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的正確操作,遇到心臟驟停的患者,及時參與急救。 付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