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人工智能正在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為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產業,近日,我省發布《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0 年)》(以下簡稱《發展規劃》),提出到 2020 年,我省人工智能產業規模超過 150 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 1000億元。 依托本省汽車、語音的代表性企業,我省還將開展智能汽車試點示范工程,推動計算機視覺、大數據等智能技術在智能汽車及無人駕駛領域的應用。
我省將支持江淮、奇瑞等發展智能汽車。
發展目標:2030年成為全國重要先行區
我省發展人工智能產業有良好的基礎,目前已集聚了以科大訊飛為代表的數百家上下游相關企業。2017 年,我省人工智能核心產業產值接近 70 億元,同比增長46.3%,在全國占比約為9.8%。
根據《發展規劃》提出的近期目標,到 2020 年,我省將在產品智能、工業智能和服務智能等重點領域涌現一批優秀企業,集聚一批高水平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在人工智能平臺、智能工業機器人、智能家電、智能裝備制造等領域形成特色應用。人工智能產業規模超過 150 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到2025年 ,實現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4500億元的中期目標。而到2030年,我省將成為全國重要的人工智能產業先行區和戰略高地,實現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 1500 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 1 萬億元的遠期目標。
產業布局:“合蕪馬”帶頭打造產業集群
《發展規劃》提出,我省將構建“一核、兩地、多點”的產業布局,形成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一核”是以中國(合肥)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基地(中國聲谷)為我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核心區,對人工智能全產業鏈進行布局,重點開展人工智能芯片研發、算法開發、智能語音技術及產品開發應用、智能傳感器和傳感網研發等的行業應用,打造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新興產業基地。
“兩地”是依托蕪湖和馬鞍山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打造智能工業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產業集聚區。“多點”則是發揮宿州、淮南、蚌埠等地云計算、大數據發展優勢,打造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基礎器件、智慧農業、智能家電、智能裝備及關鍵零部件等產業,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更大范圍應用落地。
應用示范:開展智能汽車試點示范工程
在一些發達國家,智能車輛已被納入智能交通系統。未來,我省也將推動計算機視覺、大數據、車聯網等智能技術在智能汽車及無人駕駛領域的應用。
根據《發展規劃》,我省將開展智能汽車試點示范工程,支持奇瑞、江淮與科大訊飛、安徽智能汽車工程實驗室、百度等開展深入合作,聯合建立研發實驗室。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建立汽車數據分析平臺,收集行車數據,建設安全、智能的云網端一體化車聯網體系,為輔助駕駛和汽車后市場服務提供支撐。
智能交通方面,則將開發智慧交通綜合APP和智慧停車等信息化平臺,為公眾出行、停車等提供便利服務。
開放共享:加快建成政府數據開放平臺
《發展規劃》還提出加大政府高質量數據開放力度,加快建成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從基礎民生保障向企業應用等更廣泛領域拓展。
加快建設政府治理、公共服務、產業發展、技術研發等領域大數據基礎信息數據庫及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數據開放平臺等公共基礎設施,構建跨地域、跨部門、跨行業的大數據共建共享機制。
同時,選擇部分重點行業搭建數據共享平臺,對數據進行標注和分類,提升數據質量,數據所有權歸屬政府管控。對于人工智能企業,在可控范圍內,可將自身算法產品上傳至共享平臺。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姚一鳴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