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活動斷層不僅是產生地震的根源,而且地震時沿斷層線的破壞最為嚴重。在今天省地震局舉行的“汶川地震十年來安徽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情況”通報會上,記者了解到,長三角城市群和郯廬斷裂帶沿線地區要率先啟動地震活動斷層探測,爭取在2018年底前啟動實施。
活動斷層是指距今12萬年以來有活動,現今仍在活動,未來還可能活動的斷層。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1999年臺灣集集地震等大量震例表明,活動斷層不僅是產生地震的根源,而且地震時沿斷層線的破壞最為嚴重,人員傷亡也明顯地大于斷層兩側的其它區域。
實踐表明,只要查明活動斷層的分布位置,掌握活動斷層的活動特性,確定斷層的安全避讓距離,讓新建地面建筑物離開具有發震能力的活動斷層錯動引起的災害帶,就可有效減輕地震及其斷層活動引起的災害風險,也可為決策部門制定防震減災戰略等提供科學依據。
據介紹,目前合肥市已經開展了活動斷層探測項目,并通過中國地震局組織專家的驗收。通過項目的開展,獲得了合肥城區1225平方公里范圍內7條主要斷層的空間位置及其最新活動情況。另外,宿州、蚌埠兩市也已啟動了活動斷層探測的相關工作程序。
據介紹,長三角城市群和郯廬斷裂帶沿線地區要率先啟動活動斷層探測,爭取在2018年底前啟動實施,其他設區市力爭用3-5年時間完成探測。
吳雯雯 湯培亮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