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雙休日,以“科技創新、強國富民”為主題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8 年科技活動周拉開了帷幕,眾多國字頭的實驗室、學院等22 個科普開放點均向市民開放,利用科研平臺與裝置、展板、圖片、多媒體演示、現場解說、科普報告、互動游戲、科普教育影片和知識問答等多種形式,為公眾獻上了一道內容精彩紛呈、形式生動活潑的科技大餐。
科技活動周現場,孩子們在仔細觀看科學實驗。
昨天,在中國科大的資環樓報告廳內,火爆的“化學秀”——《一起來上一堂化學魔術課》吸引了眾多市民和媒體的關注。知名科普專家、英國皇家化學會北京分會主席戴偉博士以催化劑為主題,給大家展示了一個又一個好玩的實驗。雙氧水制造氧氣,硫酸銅溶液被還原變紅,以及通過加熱、攪拌、加入催化劑等條件改變反應速度,向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普及化學知識,展示化學魅力。此外,化工、物化、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等實驗室也對參觀者開放,并有志愿者現場講解。
核科學技術科普點精心制作了科普展板,既詳細介紹了核能發展的歷程和最新進展,又向公眾介紹了核技術的廣泛應用。此外,本次展出的3 個科學實驗裝置模型——裂變電站及汽輪機模型、聚變堆模型和混合堆模型更加直觀,吸引了大批觀眾,當大家得知聚變堆就好像是一個“人造太陽”時,都為如此偉大的科技所震驚。
在輻射現象現場演示科普點,參觀者紛紛拿出手機檢測電磁輻射強度,志愿者耐心地為大家檢測并溫馨提示手機在撥出號碼時電磁輻射較強,建議大家不要立刻把手機放在耳朵旁邊。今年繼續開放了CFETR(中國核聚變實驗堆)協同設計平臺的虛擬現實演示,最先進的科學和最尖端的技術相結合,給公眾帶來了一個全方位的展示,讓前來參觀的家長和同學紛紛表示大開眼界。
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向公眾展示了最新的人工智能產品,其中圓頭圓腦的“阿爾法蛋”系列機器人,以其可愛的外形、鮮艷的色彩受到了孩子們的青睞。如果有人叫一聲“ 阿爾法蛋”,它會立刻轉動圓滾滾的身體朝向你。不僅如此,它還是個即問即答的“小學霸”,一般的問題還真難不倒它。在AI+STEAM 教育體驗專區,“一帶一路”機器人競技賽賦予參與者促進各國能源共享的責任,參與者要完成特產交換、跨越棋橋、奧運之源、護航行動等4 大任務,讓各國交通更暢通。此外,空時信號處理實驗室基于KI.NECT 的中國手語識別,也為促進聾啞人群的交流及手語的智能化應用提供了可能性。
鄭媛媛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