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近年來,隨著各種兒童早教班、學生課外培訓班、課后托管班和成人各種技能學習培訓的興起,機構間的競爭也更為激烈,各類問題逐漸浮出水面。省消保委日前發(fā)布今年一季度教育培訓投訴專項分析報告顯示,該部門共受理教育培訓類投訴39 件,教育培訓市場出現(xiàn)諸多教學質量差、超范圍經營存隱患、拒不執(zhí)行合同退款難等問題。
【案例】培訓不成退費難
今年2 月2 日,滁州市消費者蔡某投訴稱,其參加某培訓機構的成人口語培訓班,約定每周日上課,在該班8 名學員均繳納1500 元學費后,培訓班單方面毀約,不上課也不退款。在與培訓機構多次溝通后,對方仍置之不理。后經調解,培訓班最終同意退還消費者繳納的學費。
3 月7 日,蕪湖市消費者徐某投訴稱,其于2017 年8 月在某會計培訓機構交付5400 元培訓費,后因個人原因無法繼續(xù)學習,與培訓機構協(xié)商退費。按照培訓合同中約定,消費者提出退款需要承擔20%的違約費用。消費者已同意支付違約金,卻被經營者拒絕。
后經調解,經營者最終同意按照退款流程,盡快退還消費者余下費用。
【問題】夸大宣傳難兌現(xiàn)
一些培訓機構為了招攬生源,肆意夸大培訓效果,用虛假的“一線名師授課”“通過率百分百”“短期高速提分”等宣傳手段誤導消費者。六安市消費者梁某投訴稱,其家人為了參加市直單位招考,報名了某公司培訓班并簽訂了包過協(xié)議,學費為13800 元。招考結束后,家人并沒有被錄取,遂要求公司退款。該公司以需要開具證明或提供錄取結果等相關文件為由,拒絕退款。最終,有了六安市人社局開具證明,消費者才得以順利退款。
【提醒】結合實際去培訓
通過對這些投訴的分析,省消保委認為,教育培訓行業(yè)出現(xiàn)諸多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法律適用上有一定留白,目前只有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可以參考;二是行政監(jiān)管有盲區(qū),培訓機構為了節(jié)省成本和繞開教育部門的監(jiān)管,以教育咨詢公司的名義到工商部門登記注冊,從事教育培訓活動;三是服務質量缺乏標準,教育部門雖然對培訓機構的設立有資金、場地、設備、師資等方面的明確要求,但對培訓機構的運營中的質量、師資來源等細節(jié)缺乏量化標準。
省消保委提醒廣大消費者,參加各類培訓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一方面確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根據自身經濟實力,不要盲目趕時髦。如確實需要培訓,要選擇有正規(guī)資質、口碑優(yōu)良、服務規(guī)范、管理嚴格的培訓機構,同時簽訂正式合同,尤其是對課程質量、中途退學能否退款要特別注明,不要輕信虛假廣告。
洪敬譜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 胡霞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