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2月9日上午,皖江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以下簡稱“江南集中區”)召開“新春第一會”——聚力產業升級強化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大會。池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方能斌出席會議并講話。會上,在政企代表的見證下,22個項目現場集中簽約落戶集中區,其中12個重點產業項目總投資129億元,打響了該區新春招商“第一槍”。
記者現場獲悉,本次簽約的12個重點產業項目涉及新能源、高端裝備、生物技術、新材料、電子信息等多個新興產業領域,市場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巨大。包括道克特斯(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固態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湖北靈坦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數智化流體裝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浙江晶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單晶硅棒生產及切片項目等。全部投產達效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43億元、年稅收7.21億元。同時,還現場簽約了涵蓋證券、信貸等10個產融合作項目。
江南集中區“新春第一會”透露,2024年江南集中區實現GDP同比增長7.5%,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78億元、同比增長25.1%;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4.7%;規上服務業和規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收入分別增長32.5%、40.9%。以上5項增速均位居全市第1位,其它多項指標也均大幅增長。2023年度省級以上開發區考核排名21位,較上一年提升48位,為全省進步最快、建區以來最好成績。
為先進企業家代表頒獎
據介紹,過去的一年,江南集中區共簽約項目84個、總投資566億元;新引進省外億元以上項目42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4個,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6個。此外,去年該區共新增省級及以上創新平臺10家,其中安安新材獲批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實現園區“國字號”平臺零的突破。星河動力“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研發及應用”項目榮獲省科技攻堅重大項目立項,實現池州市在該類項目零的突破。
企業的成長離不開當地優渥的營商沃土。過去的一年,江南集中區堅持“綠燈給企業,紅燈給自己”理念,持續優化辦事流程,累計代辦幫辦審批服務事項193件、“全程網辦”兌現政策6.17億元、成功試點池州市首例“拿地即開工”;及時妥善解決涉企訴求298個,受到企業一致好評。“在集中區,我們可以心無旁騖地專注于自身發展,全身心投入到技術創新、產品升級和市場拓展中。”大會現場,多名優秀企業代表深情發言表示。
從事通信載荷研制的池州星移聯信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媛媛表示,該公司已于去年2月成功發射了“中國移動01星”,目前正深度參與中國衛星互聯網工程建設,為未來組網星建設持續貢獻力量。今年公司還將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融入江南航天城規劃,共同建設池州的“平天”星座。“這一星座融合通信、遙感與算力功能,具備強大的服務能力,計劃今年底用池州造火箭發射池州衛星‘池州一號’,2026年實現業務落地,為池州產業升級與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迎著春光再出發。江南集中區“新春第一會”提出,2025年該區經營(銷售)收入力爭突破450億元,地區生產總值預期增長目標7.5%。重點實施“2323”工程,即:每季度引進落戶2個10億元以上項目,每季度開工動員項目總投資30億元以上,做大做強“國企、創新”2大平臺,推動“產業、配套、服務”3個再升級,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池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方能斌對江南集中區2024年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給予充分肯定,希望新的一年該區以全省十強園區為坐標系,找準短板、奮起直追,圍繞“科技”“創新”“新質生產力”“產業”“項目”等高質量發展關鍵詞,不遺余力打好招商引資精準突圍、項目推進全周期攻堅、產業生態強基躍升、創新驅動賦能突破、營商環境對標創優“五大戰役”,奮力走在全省乃至長三角園區的發展前列。
江南集中區主持工作的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柯春平表示,新的一年,園區將緊盯“兩重”“兩新”支持領域,聚焦產業發展、重大基礎設施,深度謀劃江南航天城、江南鎂基儲氫基地、江南鎂鋁銅基基地、江南數谷等一批標志性、引領性大項目;同時,推動營商環境與滬蘇浙發達園區等高對接,短平快助企排憂解難,盡可能減少訪企擾企,優化幫辦代辦服務機制,不斷提高服務質效。此外,要旗幟鮮明地給謀事者撐腰、干事者松綁、成事者鼓勁。樹牢“綠燈給企業、紅燈給自己”服務理念,倡導“緊抓快干、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促園區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會議透露,江南集中區今年將把商業航天產業作為未來增長點,高標準謀劃江南航天城,設立用好“星空探測”主題基金,推動星河動力、星移聯信等二期項目開工建設,建成投用航天展示中心,確保“池州造”液體運載火箭成功首飛,加快打造商業航天“一體兩翼三基地”。同時,以“池州造”液體運載火箭出征、首發和“平天”星座建設、“皖星用皖箭”為契機,舉辦產業論壇、產品發布會等,將星河動力、星移聯信打造成長三角知名的商業航天企業。
孟智超 大皖新聞記者 朱春友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