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月6日,從黃山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黃山市在3年內將建設改造14個公共停車場,新增泊位2467個,緩解日益緊張的停車難問題。
黃山市中心城區是皖浙贛交界的中心城市,也是規模最大的高鐵、高速立體交通樞紐和旅游集散地,中心城區屯溪現有公共停車位5000多個。
這些年,隨著城鄉私家車的快速增長,外地自駕游的風靡,特別是節假日和旅游高峰期,黃山市中心城區停車“一位難求”。
這幾年,黃山市結合城市“雙修”試點,編制了中心城區公共停車場專項規劃和旅游停車設施規劃建設規范,把公共停車場建設納入舊城改造和新城建設規劃同步實施,從而達到路外公共停車位輔助、路內停車做補充、配建專用停車場為主體的城市停車管理模式。
同時,引進社會資本阿達駐車等企業采取特許經營、管建并舉、智能引導等辦法,這兩年新增公共停車泊位近千個。計劃投入4.5億元,建設和運營管理公共停車場,力爭到2030年中心城區公共停車位超過1萬個,其中包括地面停車場、地下停車庫、立體停車樓等。
2018年,計劃新建屯溪四中、屯溪五中、上塘公園、長干西路等4個地塊公共停車場,新增停車泊位770個,目前已經完成初步設計。在新安江邊橫江公園建設大巴車停車場新增車位170個,滿足團隊游客觀光的停車需求。
黃山市住建委負責人表示,今年起,該市中心城區還將加快公共停車場泊位智能化改造,明確改建和新建的公共停車場須配建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占比不低于20%。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永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