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凜冽的風雪催促著新年的腳步,2018 年春節即將到來,新安晚報“新年心愿”公益活動再次溫暖起航。我們將傾聽百姓的新年心愿,匯聚愛心,溫暖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你的新年心愿是什么?一個洗衣機、一臺微波爐、一輛輪椅,還是給孩子買一套嶄新的過年衣裳……即日起,困難家庭可以撥打本報熱線電話962000,說出新年心愿。我們將牽線聯系,幫助實現。如果你有愛心,愿意幫他們實現新年心愿,也可撥打962000,融入到這支愛心涌動的隊伍中。愛如陽光,溫暖大地,愿你我一起讓生活更美好、更幸福。
盲人夫婦劉寅、陳文娟想要一臺取暖器。
盲人夫婦需要取暖器
最近,雨雪低溫肆虐合肥。對很多市民來說,在家開著暖氣或空調抵御冬日寒冷是一件多么舒適幸福的事情。然而對盲人夫婦劉寅、陳文娟來說,這卻是一種奢望。他們視力殘疾一級,眼前世界一片模糊,只能感受到一點微弱的光亮。
劉寅、陳文娟在合肥龍居社區從事盲人推拿,兩個人每月收入約2000 元。最近雨雪天氣家里冷,衣服很難晾干,并且劉寅手指關節患有骨質增生多年,受寒更加疼痛。陳文娟特別渴望有一個既能取暖又能烤衣服的電熱油汀,讓這個冬天更暖和,過個幸福年。
兩人學習推拿找出路
劉寅今年32 歲,碭山人。原本他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豈料小時候和小伙伴拿棍子玩,不幸被棍子戳傷,右眼失明,后來左眼視力也直線下降。
“現在我只能看到一點光。”劉寅說,父母都是農民,家里條件并不好。有村里人說,眼睛看不見,人也就沒什么用處了。但是父母一直沒有放棄,2000年送他到蕪湖一家盲人學校學習推拿按摩,那時他年僅14歲。
“每天都要對著地面練習手指力量,手常常都是青的腫的。”劉寅說,別人一般練3 年,但是他太小了,學了4 年。雖然很辛苦,但是他希望有一技之長將來生活也有個出路。
陳文娟是肥東人,她8 個月大時生了一場病,之后兩眼失明。2003 年起她在安慶一家盲校學了3年盲人推拿按摩,畢業后來到合肥。正是在這里,她遇到了劉寅。“我們是同事,感覺對方人不錯就在一起了。”陳文娟說,雙方父母對他倆都很認可,兩個人就結婚了。2012 年,他們決定自己開一家盲人按摩店。
收入少無力撫養孩子
起初店開在青陽路與高劉路交口附近。生意好的時候,夫妻倆每個月的收入加起來3000 元出頭。然而由于他們看不見,沒辦法打掃店里,為此又請了一個阿姨幫忙。但是房租、請人需要花錢,他們感到壓力特別大,只好把店搬到一個稍顯偏僻的地方。
“把阿姨也辭了。現在生意變少了,多的時候一天三五個人,少的話好幾天都沒人。”劉寅說,如今他們夫妻倆每個月收入大約2000 元。
2014 年劉寅、陳文娟夫婦有了一個孩子。“是個男孩,孩子也很健康,聽我媽說,長得像我,眼睛特別明亮。”劉寅說,孩子的到來讓他們感覺到特別幸福。但無論是經濟條件還是身體因素,都令他們無力撫養孩子,“我們都看不見,怎么照顧他?再說,我們收入也不高。”
劉寅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孩子一直在肥東由他父母照顧,岳父母也一直補貼孩子的奶粉錢,“如果我眼睛能看見多好,我多想看看他的樣子,現在他長多高了我們都不知道,也沒辦法給他買過年衣服。”
作為母親,這份辛酸陳文娟更有體會。但是眼前的無奈未能阻止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們不怕吃苦,想在合肥多賺點錢,以后讓孩子生活得好一些。
渴望好心人提供幫助
兩個人一個月收入2000 元錢,并不多。為此他們省吃儉用,不舍得浪費一分錢。他們吃住就在店里,平時買一次菜可以吃上好幾天。就在記者采訪的當天,龍居社區一家蔬菜店負責人還特地給他們送了蔬菜和肉。“他們不容易,平時不舍得買肉。再說下大雪,夫妻倆都看不見,出門買菜都困難,所以我就給他們送一點過來。”蔬菜店負責人說。
店里安裝了空調,但是陳文娟說,只有客人來做推拿時,他們才舍得開。等客人一走,就把空調關了,自己舍不得用,“如果覺得冷,我們就多穿點衣服。以前我也想過買一個取暖器,但是要幾百塊錢,不舍得。”
如果您愿意幫助劉寅、陳文娟夫婦實現這個新年心愿,可以撥打本報熱線電話962000 與記者聯系。您的一份愛心,將讓他們的新年充滿驚喜與溫暖。周先榮王慧
左蘭蘭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鐘虹/文 陳群/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