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訊 這五年,安徽人感觸最深的變化,莫過于交通和出行。無論是高鐵、地鐵,還是網約車、共享單車,都讓人們的出行更加快捷,城市的交通更加通暢。而這一切變化,源自于滴滴進入合肥市場。從那時起,滴滴的出現不僅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出行條件,也為司機帶來大量就業機會,同時,更為生態安徽與和諧社會的建設,注入了新的動力。這五年,滴滴的發展讓安徽的交通出行變得更加美好。
滴滴出行緩解城市打車難題
2012年6月,小桔科技在北京成立,并推出嘀嘀打車APP,為用戶提供出租車在線叫車服務。一年后的夏天,滴滴出租車正式進入合肥市場。經過四年多的發展,滴滴在安徽市場的業務已經覆蓋出租車、快車、專車、順風車、代駕等,為安徽人提供差異化的便捷、安全的出行服務。統計顯示,目前在合肥市場,滴滴出租車司機的使用率達到95%。
“滴滴剛來的時候,還是個新鮮事物,現在,周邊人幾乎人人都用滴滴,滴滴已經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了。”在合肥高新區一家高科技企業工作的市民江先生告訴記者,因為工作原因,他接觸新生事物很快,“所以在2012年的時候,我就在北京、上海用上了滴滴,感覺特別好。2013年滴滴來到合肥,用起來就更方便了。”江先生說,那時候,滴滴還是一個新東西,身邊并不是每個人都了解,“我當時還給他們講過滴滴的好處,勸他們用用看。結果,用了后,大家就放不下了?,F在,幾乎是人手一個,就連我60歲的母親,現在出門也用滴滴叫車。”
在合肥一家家電企業工作的孫女士,是土生土長的合肥人。在她的記憶里,合肥打車一直很難打,“經常是路邊叫車叫不到車,報紙、電視等媒體對這個問題都報道過很多次,但一直也沒有解決的好辦法。”2013年后,孫女士欣喜地發現,打車難的頑疾,在滴滴到來后得到了極大的緩解。“不用再傻傻路邊等車了,出發前先用滴滴叫一個。”孫女士說,用了滴滴以后,第一次享受到下了樓車就在樓下等你的待遇,“看著別人還在路邊翹首以盼地等車,別提多有優越感了。”孫女士告訴記者,滴滴先是出租車,后來又有了快車、順風車,越來越方便,“真的,比起四年前,現在出門的選擇多太多了。”
滴滴方便了成千上萬的安徽人的出行,也方便了很多人的酒后出行。合肥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無論是跟朋友們聚餐,還是公務上的飯局,經常都免不了喝點酒。“這幾年酒駕的查處越來越嚴,大家也越來越知道酒駕的危險,所以酒后不開車基本成了共識。”之前,喝酒后車子怎么辦,一直困擾劉先生,“停飯店也不合適,自己開也不行,讓一桌人留幾個人不喝酒更不妥。”自從滴滴推出了代駕服務后,劉先生的問題迎刃而解了,“滴滴基本都有,也不需要重新裝個APP,散場前直接在滴滴上叫個代駕,人和車就安全到家了。”
提供了如此多的服務,讓滴滴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據統計,2012年成立以來,滴滴平臺的移動出行訂單持續快速增長。數據顯示,自2014年10月專車上線,以及2015年6月快車上線以來,截止到2017年9月,滴滴出行在合肥地區總共為超過500萬用戶提供了出行服務,相當于2015年合肥常住人口的63% 。到目前為止,滴滴在合肥提供了累計1.3億人次出行服務。合肥市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以滴滴為代表的網約車平臺,極大地提高了城市出行效率,解決了市民出行難問題,使出行領域的供需更加匹配,也讓越來越多的安徽人,養成了網約車出行的習慣。
弱勢群體在平臺上自立自強
作為新經濟的典型代表,以滴滴為代表的移動出行行業,通過科技創新,不僅讓人們的出行更加便捷,還推動了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并在促進經濟發展、有效吸納就業等多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45歲的王恒是合肥人,此前一直在長三角等地區打工,2016年因家庭原因回到了合肥。“回合肥就面臨著找工作的問題,一時半會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我正在心急的時候,朋友告訴我說可以申請開滴滴快車,我就抱著試試的態度申請了,結果發現還真選對了。”王恒告訴記者,當了滴滴司機后,發現只要勤快一點,還挺掙錢的,“我從早上六七點就出門去開車,晚上大概五六點下班,一天下來賺得不少。”王恒告訴記者,開快車掙錢的同時,也幫他再次熟悉了分別已久的城市,“一舉兩得,我很感謝滴滴這個平臺。”
48歲的滴滴司機王琦,在合肥有著“女單王”的美譽。原來,她是滴滴平臺接單最多的女司機,兩年下來,她在自己的滴滴快車上,已經遇到了近2萬名乘客。與此同時,王琦還做到了服務五星,月流水過萬的好成績。王琦與滴滴結緣是在2014年9月,當時她身處事業的低谷,囊中羞澀,于是報名了滴滴司機,結果成功入選了。開了一段時間后,王琦愛上了這個新的職業,“把乘客順利送到,我也挺有成就感的,有時候還跟乘客聊聊天,也很開心。”現在,早已擺脫了當時的困境,丈夫經營著廣告公司,女兒在寄宿學校讀初三,一家人過得挺美滿。
滴滴出行,讓很多像王琦、王恒一樣的司機,找到了快樂就業的平臺,實現了生活質量的提升。數據顯示,2016年,超過1750萬名司機在滴滴平臺上找到了靈活的工作機會并獲得收入。而截至2016年6月底,滴滴平臺為合肥提供了近15.1萬個靈活就業機會 ,其中包含??燔嚭痛{司機,占合肥2015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近6%。
值得一提的是,在合肥市15.1萬名滴滴司機中,有大量下崗再就業工人、失業人員和轉業退伍軍人。他們有的本職工作收入低,需要通過辛勤勞動獲得額外收入,補貼家用,有的處于失業狀態,專職在滴滴平臺工作。滴滴出行,為這些社會弱勢群體,提供了自立自強的機會與平臺。
網約車在安徽邁入運營軌道
源自民間的滴滴,在為無數老百姓提供便捷出行和就業機會的同時,也成為城市交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前,我省各地都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創新轉型升級發展,全面提升城市發展能級。以滴滴為代表的出行平臺,也正在進行著交通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網約車平臺創造了市場增量,提高了城市出行效率,改變了傳統的用車模式,滿足了市民個性化出行需求,逐步成為城市交通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城市和政府也逐漸接納了網約車產業。2016年,合肥市專門出臺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實施細則,將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納入規范化的監管范圍。合肥市交通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合肥會促進出租汽車行業和互聯網融合發展,更好地滿足社會公眾多樣化出行需求,同時保障運營安全和乘客合法權益。這意味著合肥等城市已經將網約車視為“大交通”建設管理的重要一環,網約車在安徽也逐步邁入合法運營軌道。
目前,合肥、黃山等地已經頒發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滴滴出行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6月30日,黃山市交通運輸局正式向滴滴出行頒發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這意味著滴滴出行成為了在黃山市具備線下服務資格的網約車平臺,在當地開展業務更加順暢。“作為一種新經濟模式,網約車滿足了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尤其在減緩交通壓力和增加就業等方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顯著。”
共享出行助力綠色生活方式
今年4月,安徽省出臺了“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其中就提到了要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社會生活的全過程,引導大眾轉變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規劃稱,在十三五期間,安徽要倡導綠色出行,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服務體系。事實上,這四年多來,滴滴出行早已通過順風車、拼車等模式,在安徽推廣綠色出行的理念,這與政府的規劃一脈相承。
合肥市民馮女士告訴記者,她自己有一輛車,以前到哪都是開車,但現在越來越多地使用滴滴出行。“自己開車,又不好停車,又不節能環保,而滴滴的順風車,可以充分發揮車輛的功用,實現環保的目標。”她說,現在她開車前,基本會打開順風車,看能不能捎帶幾個人,“不是為了賺錢,主要是共享出行,節省能源。我看過一篇報道,說每天通過共享出行省下來的能源,換算成碳排放量的話,相當于1萬畝樹林的生態補給。我覺得很有意義。”有時候,馮女士也會乘坐別人的順風車,“自己就不開了,減少點碳排放嘛。”
滴滴出行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據他們統計,滴滴網約車等帶來的共享出行,將大大降低購車需求。“不少90后告訴我們,現在坐車要么就是順風車,要么就是快車,已經完全不想買車了。”在當今機動車飛速增長的時代,降低購車需求,讓大家選擇共享出行或者公共交通,這對安徽的生態文明建設,以及人們綠色生活理念的養成,將起到巨大的作用。
文明網約車催生社會和諧風氣
文明的社會,和諧的風氣,是每個人向往的生活環境。四年多來,隨著滴滴網約車的普及,其帶來的文明風氣,也像春風一樣吹暖了人心。
“以前坐出租車,就是坐車而已,后來坐了網約車,那才體驗到無微不至的服務。”26歲的合肥人劉雯雯告訴記者,滴滴網約車跟以前的出租車不同,不僅讓你可以坐車,而且給你提供很多服務,“有的提供手機充電,有的提供水和零食,有的還能幫你出主意,甚至成為朋友,這讓我感覺生活更加美好。”
滴滴司機王琦也告訴記者,開車時她會始終保持微笑,還幫乘客提東西,給乘客開門,同時車里還備著雨傘,以備不時之需。有時候,王琦還像一位知心姐姐,跟年輕的乘客聊聊天,“現在年輕人工作壓力大,她有時候會安慰他們,幫他們疏導,希望能幫助他們。”
這些滴滴司機,為社會帶來和諧風氣。今年中博會在合肥召開,一名山西客商高先生將錢包落在了一輛滴滴網約車上,里面有上千元現金和身份證、銀行卡等。就在高先生還沒有發現錢包掉了的時候,29歲滴滴司機武海龍已經登門將錢包送還,并婉拒了高先生數百元的感謝費。這讓高先生不由感嘆,滴滴司機的素質真高,安徽人真好。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請輸入驗證碼